一、岩盐是怎样形成的它主要来源于我国哪些地区?
中国岩盐之都指的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叶县于2007年正式获得“中国岩盐之都”称号。
中国岩盐之都、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河南省十大古城――叶县(叶,古音“射”,今读“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平顶山市。地处黄淮平原与伏牛山余脉结合部,隶属平顶山市,辖7个镇、11个乡,580个行政村,总面积1387平方公里,总人口86.8万。
2007年9月29日,叶县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岩盐之都”。至此叶县成为中国九大”矿都“之一。
二、地质中盐丘构造怎么形成的???
是地下岩盐、石膏或粘土等低粘性易流动的物质,在构造力或浮力力的作用下向上流动,刺穿或部分刺穿上覆岩层,使上覆岩层拱起形成的。
底辟构造通常呈被正断层切割的穹状或长垣状构造。核部由盐类组成的底劈构造称为盐丘,由岩桨强力侵位形成的称为岩浆底辟。盐丘核部是具有经济价值的盐类矿床,其上的穹状构造常是有利的储油构造。
深处的高塑性层,由于粘度小而容易流动(岩盐粘度为1017Pa・s,一般岩石为1022-1023Pa・s),密度小(岩盐为2.2,一般岩石为2.5-2.7)而与上覆岩层形成了密度倒置。因此,深部塑性层对上覆岩层重压的变化非常敏感,具有潜在的力学不稳定性。
下列任何一种情况都会触发和增强塑性层的不稳定性,使原始产状近水平的盐层向静岩压力小的上方发生固态流动:①上覆岩层的厚度不等;②地表差异剥蚀作用造成上覆岩层的重压不等;③盐层表面形态起伏不平;④水平挤压可能造成的盐层轻微褶皱等。
盐层一旦开始流动,上覆岩层就会向上拱起。拱起处是有利于剥蚀作用进行的地段,从而导致上覆岩层减薄减重,促进盐层进一步向上流动,使盐表面更加起伏不平。如此往复循环,盐层就不断上涌,最后甚至刺穿上覆岩层,形成盐丘。
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盐丘,被认为是由盐层与上覆岩层的密度差引起的浮力作用的结果。而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前陆褶皱带的盐丘构造认为是区域性侧向挤压诱导盐层上涌形成。
典型盐丘构造直径一般约2km~3km,侧缘边界面很陡,盐丘向下延伸可达几公里。盐核内部构造主要是轴面和枢纽近直立的紧闭复杂褶皱。在围岩中,与盐丘伴生的是顶部穹状隆起,顶薄褶皱及顶部正断层系,盐核外围翼部岩层常被向上卷起,甚至形成环绕盐丘的向斜。
三、海盐是怎么形成的
借助风各太阳的蒸发作用,自然生成食盐。
咯high很尴尬了
我国盐的资源很丰富,产盐区遍及全国,产量也很大,不仅能充分满足国内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可以组织出口。我国所产的食盐主要有海盐、井盐、池盐、矿盐等。
食盐按加工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原盐(粗盐)、洗涤盐、再制盐(精盐)。原盐是从海水、盐井水直接制得的食盐晶体,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钙、硫酸钠等杂质和一定量的水分,所以有苦味;洗涤盐是以原盐(主要是海盐)用饱和盐水洗涤的产品;把原盐溶解,制成饱和溶液,经除杂处理后,再蒸发,这样制得的食盐即为再制盐,再制盐的杂质少,质量较高,晶粒呈粉状,色泽洁白,多作为饮食业烹调之用;另外,还有人工加碘的再制盐,为一些缺碘的地方作饮食之用。
古代典籍中盐的历史:炎黄二帝为食盐而战
中国古代称自然盐为“卤”,把经人力加工过的盐,才称之为“盐”。中国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中国古代流传下的“白鹿饮泉”、“牛舐地出盐”、“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记载,以及北美的弗吉尼亚有康纳瓦舐盐地,都说明了这一点。 炎黄二帝为盐而战
中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有池盐。其产地在晋、陕、甘等广大西北地区,最著名的是山西运城的盐池(即解池、河东盐池)历史悠久,在《史记》中有记载,黄帝曾战炎帝于阪泉,败蚩尢于涿鹿,后又“邑于涿鹿之阿”。据专家考证:“阪泉在山西解县盐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浊泽,一名涿鹿”。而“炎黄血战,实为食盐而起”。
另一种自然盐是岩盐,因产于“盐山”故称岩盐。产地在今天甘肃环县南曲子附近和甘肃泉市。所谓“盐山”实际是指大粒矿盐,除了主要化学成份NaCIQH,因各地质、地层的不同所含的微量元素也各异,从而出现赤、紫、青、黑、白等不同的颜色。盐的主要用途,在古代主要是食用,《周官・盐人》,“形盐”用以供宾客。又说:“王之膳羞,供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这里所说的“形盐”是指白色岩盐,因形体大可以“镂之写物”。“饴盐”是岩盐中最好的一种,其味咸美“如水精”、“似虎珀”,又称“君王盐”。
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有关盐神的传说,四川盐源县的纳西族,供奉“盐神”是一位少女形象,相传是她在牧羊时发现了盐水,后来在此开凿了盐井。古巴蛮有酋长廪君与盐神斗智、最后在“鱼盐之地”定居的神话故事。这说明少数民族特别重视对自然盐的占有。 古代盐的食用
盐在中国远古时代就被当作调味品。《尚书�6�1说命》就有:“苦作和羹,尔惟盐梅”的记载,说明在商代人们就已经知道用盐做调味品,用来配制美味的羹汤。再联系到《尚书�6�1禹贡》有青州“厥贡盐希”的记载,即商代以前的夏代就有“贡”给奴隶主国家的盐。这种盐是做调味品用的,并且极为珍贵,当作贡物上交。因而中国关于食用盐的最早记载时间,可以溯推至夏代。及至周代,人们已经把咸味作为“五味”(酸、苦、辛、咸、甘)之一,并用于医治疾病。《周礼�6�1天官宰》中就有“以咸养脉”记载,这是周代人对盐的的医疗功用的新认识。战国末秦相品不韦集合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有“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咸而不减”的论述,这就更具体地谈到了咸味的调理方法。其后,盐的调味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汉代王莽称盐为“食肴之将”,可加突出了盐在饮食烹饪中的地位。
人类最早何时开始食用盐,迄今尚未无史籍记载或考古资料可以确切说明。但是,可以想见,如同火的使用一样,盐的发现和食用,同样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当古代先民处于“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的蒙味时代,尚不知何为咸味,亦不知盐为何物。后世人们在祭祀用的肉汤中不加盐,即所谓“大羹不致”以表示对古礼的遵循。司马迁在《史记�6�1乐书》中对这种古礼也作了记载:“大食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者矣。”典籍的这些记载,都可视为古代先民原本不知盐、不识盐的佐证。因而可以推论,古代先民确实曾经历过一个不知食用盐的漫长历史时期。
人类饮食文化正是从品尝万物开始的,大自然赐与人类的万物中,哪些能食用,哪些不能食用,都是通过人的亲口品尝的积累,才获得食用经验的。中国古代神话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想这不会是古人毫无根据的编造。正是古代先民无数次地大胆品尝,才构筑起了人类饮食文化进步的阶梯。古代先民经过无数次地大胆品尝,才构筑起了人类饮食文化进步的阶梯。古代先民经过无数次随机性地品尝海水、咸湖水、盐岩、盐土等,尝到了咸味的香美,并将自然生成的盐添加到食物中去,发现有些食物带有咸味比本味要香,经过尝试以后,就逐渐用盐作调味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大自然的恩赐所得到的自然生成的盐,开始摸索从海水、盐湖水、盐岩、盐土中制取。地球上盐的储量最多的是海水。中国关于食盐制作的最早的记载是关于海盐制作的记载。古籍记载,炎帝(一说即神农氏)时的诸侯宿沙氏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宿沙作煮盐”。历史上是否真有宿沙氏其人,尚不可断定。实际上,用海水煮盐,也不可能是宿沙氏一人之所为,而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了海盐制作工艺。在当前尚无更新的考古发现和典籍可资证明的情况下,“宿沙作煮盐”可视为中国海盐业的开端,宿沙氏是中国海盐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盐的成因也早有探索,并有先识之见,认为盐的生成与水气有很大关系:“水曰润下,润下作咸”。这是对湖盐生成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湖盐又称“池盐”,内陆的盐湖(池),由于受干燥气候影响,能够自然生成结晶体状的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最古老的河东盐池(亦称“解池”,今山西省运城县南、中条山北麓一带),就是借助风和太阳的蒸发作用,自然生成食盐,历史上称为“解盐”、“潞盐”或“河东盐”。关于“解池”的最早记载见之于《山海经�6�1北山经》,其中有“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句。据晋人郭璞释云:盐贩之泽,“即盐池也”。现在中国青海省境内的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即盛产这种池盐,其中察尔汗盐湖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池盐具有自然结晶的特点,晋人的《洛都赋》云:“河东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沃,成之自然”。就是说池盐不需煮制,自然可成。“解池”地处黄河流域,由此可以想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先民,会很早就接触到这种天然池盐。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煮制海盐当在天然盐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