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有哪些矿山,在哪里?

来源:www.dbkyw.com   时间:2023-02-18 14:42   点击:29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有哪些矿山,在哪里?

1、广西南丹县大厂镇铜坑锡矿,是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广西华锡集团公司下属的主要矿山企业之一。该矿是是中国有色金属大型地下矿山,是世界罕见的锡、锌、铅、锑、铟、银、砷等多金属群生富矿区,被誉为“矿物学家的天堂”。 它是广西有色集团主要原材料的生产基地。文章关键词: 有色金属 铜坑矿 股份 广西 锡 地下矿山 多金属 矿物学

2、广西丹池矿,该矿带的资源潜在价值4000多亿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冶炼产品以产锡为主,综合回收铟、铅、锑、锌、银、镉、铋等多种金属,并建成硫酸亚锡、氯化亚锡、锡锑铅铜合金、铟靶材等冶炼产品深加工项目。

3、贵州毕节钼镍矿。毕节钼镍矿品位高,广西有色成立乐华堃公司,为区域唯一整合主体。

二、广西南宁宾阳县黎塘镇有什么矿山

哈哈我在宾阳生活这么多年没听说过宾阳县有什么矿山的,在宾阳的邹圩镇和黎塘镇是有不少的采石场,多数是用于建筑用石;黎塘镇还有广西华润红水河水泥有限公司,制作水泥的原料也是一种矿石,当然还有用粘土烧成的红砖厂不少。 如果有其他的矿产也是微量的不成气候。

三、广西是否有墓葬群出土?具体再什么地方?

广西武鸣河流域先秦墓葬的初步研究:1.弄山岩洞葬

弄山岩洞葬位于武鸣县仙湖镇邓吉村雷蓝屯东约300米的弄山山脚,周围是低矮的丘陵、河流冲积平原和分散的石山,2003年发现并清理。墓葬所在的洞穴由洞厅和4个支洞组成,面积约200多平方米,洞口用石块封堵,高出地面约9米。尸骨及随葬品因地下水的作用多移离原位,大部分被厚约20~50厘米、松软的灰黄色泥土所覆盖。葬式不清,推测是平地摆放,不加掩埋。从人骨残存状况看,该洞至少埋葬有二个成年个体。随葬品包括70余件陶器和若干陶片,还有23件石器、4件玉器和11件蚌饰。此外,洞内还有野猪、鹿、犀牛、猩猩、豪猪、牛、熊、剑齿象等动物化石,估计是被水冲到洞内的,而不是人为遗留。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有少量泥质陶;采用泥片贴塑法成型,部分器物可能已使用慢轮修整;陶色以红褐陶为主,部分黑陶,少量灰黑陶、红陶,器表颜色斑驳,同一件器物上往往有二种以上的颜色,胎内多呈红色,大部分器物底部或腹部有烟熏的痕迹;器表除个别素面外,绝大部分饰交错细绳纹,有的在绳纹之上再施多线刻划纹,另有少量的彩绘、镂空及附加堆纹,个别陶器的领部上有陶衣;器类以圜底器为主,还有三足和圈足器,器形以罐、釜为主,还有钵、壶、碗、杯等。石器以有肩石锛和大石铲为主,还有石刀等。玉器有玦和坠子两种。蚌饰为穿孔的长条形串饰{1}。

2.岜旺岩洞葬

岜旺岩洞葬位于武鸣县两江镇英俊村岜旺屯东约20米的岜旺山山脚,不远处是连绵的大明山,周围为宽阔的田地,2000年发现并清理。墓葬所在的洞室略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200平方米,洞口用一块大石封堵,高出地面约6米。洞内大部分随葬品和人骨被厚约40厘米的泥土所覆盖,没有发现墓坑和葬具,人骨残缺不全且散布于洞内各处,葬式不清,经鉴定,人骨约有8个个体,4男4女,年龄以中老年居多。随葬品包括25件陶器及若干陶片和8件玉石器,部分陶器因地下水的作用而移离原位靠洞壁散布。陶器以夹细砂为主,有少量泥质陶;陶色以红褐为主,灰褐陶次之;纹饰以交错细绳纹为主,部分在绳纹上再施多线刻划纹,少量彩绘宽带纹。器类流行圜底器和三足器,不见圈足器,器形主要有釜、杯、缽,有的釜在圜底下附有三个乳足。玉石器有双肩石锛和玉玦、坠子等{2}。

3.岜马山岩洞葬

岜马山岩洞葬位于武鸣县陆斡镇覃内村旁的岜马山山脚,周围是石灰岩峰丛地形,1986年发现并清理。墓葬所在的岩洞由内外洞室组成,之间有一狭窄的通道相连,通道口用大石块封堵,内洞室面积约7平方米。尸骨和随葬品摆放在内洞室的五个壁洞中,壁洞内有10~20厘米厚的积土,未见葬具和墓坑,尸骨数目不清,葬式不明。随葬品包括17件陶器、9件石器和1件玉器,另外,还发现有58颗经加工的石子。陶器均为夹砂陶,表面陶色不均匀,以灰红色为主,部分有轮制痕迹,器表打磨光滑,部分器物有烟熏痕迹,多素面,纹饰有同心圆弦纹和云纹,器类有圜底器和圈足器,不见三足器,器形以壶为主,还有釜、杯、纺轮等。石器长条梯形锛为主,还有戈、刻刀,玉器仅见镯一种{3}。

4.敢猪岩洞葬

敢猪岩洞葬位于武鸣县马头镇那堤村东约1千米的敢猪山近山顶处,周围是典型的峰丛洼地。1974年发现,2006年清理。墓葬所在的岩洞高出山脚约60米。洞口东南向,小而隐蔽,不易发现。尸骨和随葬品摆放在一个平面大致呈“凸”字形的洞室,面积约30平方米。在洞室中部的黄色粘土层中有8处人骨和随葬品比较集中的地方,没有发现挖墓坑的现象,也没有发现葬具,推测安置死者的方式为平地摆放,葬式可能为屈肢葬,葬法为一次葬,尸骨有用火焚烧的迹象。所采集的人骨经鉴定有16个个体,其中男性6个,女性7个,未成年3个,推测是一处家族(或家庭)墓地。随葬品包括17件陶器(另有1000余片陶片),21件石器,1797件玉器(片),1件青铜戈,4件骨器,另外还有2件海贝,6件贝壳,597颗小石子。陶器均为夹砂陶;陶色有红、红褐、灰黄、橙黄、灰、黑等几种,以红褐、橙黄和黑色为主,但器表颜色多不均匀,一件器物上常有多种颜色并存;器表多素面,约占95%以上,少量饰细绳纹;器类以圜底器和圈足器为主,极少三足器;器形有壶、釜、罐、缽、杯、豆、盘、簋形器、纺轮等,以罐、壶为主。石器全部磨制光滑,器形精美,器体小,多为生产工具,器形有锛、凿、钺、刀等,以锛、凿为主。玉器为以透闪石为主的软玉类,器形有锛、凿等生产工具和玦、环、镯、璜、管饰和穿孔玉片等装饰品,以装饰品为主,玉制的生产工具与石器在器形、制作方法上相同,器体小,刃缘锋利。骨器有锥、镞、璜等{4}。

5.独山岩洞葬

独山岩洞葬位于武鸣县两江镇三联村独山屯西北的独山山腰上,不远处是连绵的大明山,周围是开阔的平地,1987年发现并清理。墓葬所在的岩洞高出地面约100米,洞口朝北,被人用大石块封堵,洞室呈长条形,面积约20平方米。尸骨和随葬品摆放在洞室最里端一个自然形成的长方形岩穴中,上面盖土厚约15~20厘米。没有发现葬具及墓坑,从残存的尸骨看,墓主可能是一中年男性。随葬品包括12件青铜器,1{5}件素面的灰黑色夹砂陶钵,1件玉钏和1件砺石。青铜器有剑、矛、钺、戈、斧、镞和刮刀等{6}。

6.元龙坡墓群

元龙坡墓群位于马头乡马头圩东北约0.5公里的元龙坡上。1985年11月至1986年3月发掘清理。共发掘墓葬350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有二层台和长方形、半圆形侧室。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整齐,填土经夯实,有的墓坑经烧烤,人骨皆朽蚀无存,葬式不明。有54座墓没有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墓一般每墓只有3~4件,最多不过十余件,没有明显差别。将随葬品打碎后散放在填土中及墓底的现象普遍,另外,还有在墓坑中放置大石块的现象。296座墓出土随葬器物1000多件,有陶、铜、玉、石等质料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兵器、佩饰等。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器形绝大多数为圜底,有少量圈足、平底器,种类有折沿釜、敞口折沿圜底罐、敞口深腹圜底罐、敞口圜底钵、敞口平底钵、小口罐、圈足壶、圈足碗、圈足杯、纺轮等,器表多经打磨,素面为主,有彩绘陶。铜器出土110余件。种类有盘、卣、矛、钺、斧、剑(匕首)、刀、镞、针、圆形器、凿、镦、铃、钟、链环等。玉器200余件,有环、钏、玦、管饰、穿孔玉片、坠子、扣形器、方形玉片、镂空雕饰、凿等。石器200余件,有范、砺石等{7}。

7.安等秧墓群

安等秧墓群位于在元龙坡墓群西南约一千米的安等秧山坡上。1985年11月发掘了86座战国墓,均为规模较小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填土经夯打,较坚硬。随葬品简单,最多的14件,少的1~2件,另有约30%的墓葬没有随葬品。随葬器物一般为实用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少量装饰品,没有明显的器物组合规律。陶器有54件,其中24件为敞口圜底的夹砂陶釜,与元龙坡所出相似,其余为泥质的陶罐、杯、钵、纺轮等。罐饰拍印方格纹、米字纹、刻划水波纹、弦纹、篦点纹等,杯、钵均素面。另外,在罐、杯、钵的底部或肩部多刻划一至二个符号。铜器有86件,以斧、剑最多,还有矛、钺、镞、刮刀、镯、钏、铃、带钩等。玉石器数量较多,有玦、璜两种。铁器仅见1件铁锸{8}。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