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二汽为什么选址在十堰?

来源:www.dbkyw.com   时间:2022-05-27 04:21   点击:297  编辑:元春   手机版

这个是当时国家发展需要而最终决定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答案是三线建设的时候。很多人不知道三线建设是什么概念。三线建设发生的时间是1964年,共和国刚成立不久的时候。当时中国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3个省建设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其中就包含中国中部地区湖北省的十堰市,二汽也是那个时候的产物。

那么在1980年代以后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美国和俄罗斯的冷战趋于缓和,至此三线城市建设的部分项目由保密名词逐渐见于全国各地的报纸上面。

时间再过4年,也就是1984年11月,国务院三线办公室在成都召开会议,明确了第一批调整单位121个,迁并48个,全部转产15个。紧随其后的是一些三线企业陆续迁往邻近中小城市,你比如咸阳、宝鸡、沙市、襄阳、汉中、广元、德阳、绵阳、天水附近。而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军工科技企业则移往成都、重庆、西安、兰州等大城市。这些企业合并迁移后,多半进行了改制,由军用企业转为民用企业。

典型的案例你比如位于十堰的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改制为东风汽车公司

也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的东风汽车集团。截至2017年,东风集团已陆续建成了十堰市(主要以中型、重型商用车、零部件、汽车装备事业为主)、襄阳市(以轻型商用车、乘用车为主)、武汉市(以乘用车为主)、广州市(以乘用车为主)四大汽车生产基地。

以上就是二汽的前世今生,喜欢的就点个赞呗!

根据曾参与二汽选址的东风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退休高级工程师回忆,从1950起筹备建设二汽起,至1968年11月19日周总理指示二汽建在湖北十堰止,二汽选址总体上经历三个阶段,最终落址湖北十堰,主要依据是中央提出的“必须摆在三线并要建在铁路沿线”、“靠山、分散、隐蔽”、“关键设施要进洞”,以及国家川汉铁路、川豫铁路(现襄渝线)的建设,同等条件下对比分析十多年间收集到数十个拟选点的基建条件,包括铁路、公路、航运、地形、地质、水文、地震、气象、洪水、水源、电源、水库、工业、农业等,最终确定落址十堰。具体选址经历为:

1953-1956年。1950年国家提出要建设二汽,项目选址初定武昌。后因项目设计方苏联汽车拖拉机设计院专家提出”武汉已有长江大桥和其它大厂”,在武汉再建一个大厂,“不利于国防”,项目厂址定在成都牛市口。后因“一五”期间大项目太多,二汽建设搁置。

1958-1960年。期间,毛主席提出要二汽,中央决定汽车厂要建在江南,李富春进一步明确要建在湖南。选址工作组结合川汉铁路设计方案,踏勘湖南多地后提出三个候选址:长沙琅梨、常德德山和沅江等。因三年经济困难再度搁置。

1964-1968年。1964年未国家重启二汽选址工作。中央提出必须摆在三线并建在铁路沿线附近,工作组踏勘了湖南、四川、贵州、湖北和陕西等五省市数十个县,结合国家正在组织研究设计的川汉铁路建设方案,提出在湖南辰溪、泸溪和沅陵三个拟选方案(也称“三溪”方案)。随后中央提出二汽建设“靠山、分散、隐蔽”六字方针,并要求“关键设施要进洞”。工作组踏勘无数个石灰岩溶洞后形成项目选址方案。原一机部部长段君毅在听取汇报后说“中央关于川汉铁路从湖北过的呼声比较低,而从湖北过的呼声较高,你们到湖北去看看”。工作组结合当时川豫线(后改称襄成线,也就是现在的襄豫线)设计方案,踏勘比选湖北十多个县,根据十堰80多条山沟和地块条件,提出将二汽建在十堰的方案。1966年4月,原国家计委副主任林乎加和国防局局长白扬在郧县听取汇报后,要求做到“到更纵深的地方看看,要准备大打早打,要找一个既有铁路又有水路,厂址要打不烂,运输线不能断”的地方,综合考虑后,项目选址仍为十堰。1966年10月7-26日,国家原一机部部长白坚在湖北老营召开项目审查会,45个单位400多人参会,白坚在会上总结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案,贯彻了靠山、分散、隐蔽与经济合理相结合的原则”。1967年2月24日,原国家一机部13号文件原则批准会议纪要。因1967年2月1日和3月2日 、1968年2月3日,有群众分别向李富春、谷牧等中央领导写信,反对二汽落址十堰,1967年4月至1968年6月,国家计委和建委在向中央汇报后,先后两次在现场召开厂址调整会,认为项目选址基本合理,要求“按照基本不动适当调整原则”完善方案。1968年11月19日周总理指示二汽建在十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