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主要范围以及中国与东盟的贸

来源:www.dbkyw.com   时间:2021-12-21 12:53   点击:194  编辑:赫连琬   手机版

以下几点是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影响供参考:
1、从国家层面看,重启汇改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本次汇改可被视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配套措施。在宣布重启汇改3天后,央行就联合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等六部委发布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境内试点区域由5个城市扩展到20个省、市、自治区,且完全放开了境外地域限制。
2、重启汇改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6月22日国家财税部门决定对6大类406种“两高一资”产品取消出口退税表明了国家在危机后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心。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助于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贸易不平衡和经济增长对出口的过度依赖。
3、重启汇改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G20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性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退出的不确定性较大,保持国内通胀水平平稳的迫切性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重启汇改不仅可减轻输入型通胀,更重要的是可减少央行被动投放货币的压力,保障物价水平和金融市场的中长期稳定,这也是中国迈向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重要一步。
4、有助于改变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从长期看,汇改是我市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绝好机会。对出口企业而言,成本增加将逼使企业淘汰落后产品、增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商品出口。企业将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品牌营销和研发上。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步伐将会加快。
5、有助于扩大进口业务。人民币升值,降低了进口成本。另外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的海外采购成本降低,可以抵消一部分出口收入下降的损失。
6、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以美元计价大宗商品的最大买家,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有利于降低大宗原材料的国内价格。以铁矿石为例,2009年我国进口铁矿石6.28亿吨,但如果人民币升值到6.6元兑1美元,同样的钱可以买到6.63亿吨铁矿石。这将缓解国内的输入型通胀,压制不断高企的PPI值。
7、人民币升值预期有利于外商投资境内资产和外资到账
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外商将更愿意投资境内资产;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外商对已经确定的投资项目,将倾向于及早汇入外资,并兑换为人民币。
8、节省境外投资的成本
人民币升值提升了中国企业对外汇计价资产的购买力,有利于节省境外投资成本,增加境外投资的可行性。
9、有利于中国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吸引人才
人才到中国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一般应当取得人民币工资收入。人民币升值提升了国际化人才的相对工资收入水平,有利于中国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吸引人才。
二、新汇改带来的挑战
1、对一般贸易出口影响较大
人民币升值对于不同的贸易方式影响不同。对我市占出口总量80%左右的加工贸易来说,人民币升值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加工贸易的成本主要以美元计。但对占出口总量20%左右的一般贸易来说,影响较为明显。今年1-5月份我市一般贸易出口为110.6亿美元,汇率从6.82变动为6.79,则全市一般贸易出口企业减少3.3亿元的人民币收入。
2、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面临生存难题
从出口商品的情况看,人民币升值对我市纺织服装、轻工等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依靠低成本优势的商品影响较大。纺织、轻工等出口企业普遍处于微利状态,对成本变动很敏感。汇率稍有变动,就会严重挤压企业利润甚至造成亏本。
3、出口企业经营难度提高,成本增加
在人民币对美元“软盯住”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可以通过美元收汇来锁定汇率,防范风险。新汇率进一步明确将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预示未来人民币对任何货币在短期内都有可能升或者降,这要求出口企业必须认真分析汇率走势,选择合适的外汇币种结算。预计企业通过银行各种远期结汇产品提前锁定汇率的比例将大幅提高。企业因此增加了经营难度和成本。
4、对旅游等服务出口有负、正两方面的影响
以境外消费者所在地的货币计价的中国服务的价格因人民币升值而增加,这对中国的服务出口有负面影响。但近期看,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由于既有的人民币升值是小幅的,中国的旅游等服务出口反可能因新汇改而增加。
5、引进外资受到不利影响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商投资成本的增加,降低了中国吸引投资的竞争力。苏州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并且大多以出口型企业为主,人民币升值将对这类企业的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6、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境外投资企业产生观望情绪
尽管人民币升值能减少境外投资的成本,但人民币升值预期将增强企业境外投资的观望情绪,因为投资后人民币继续升值将造成企业投资账户因汇率而形成亏损,企业希望等人民币升值足够高以后再投资境外。

中国与东盟产业互补分析:
随着入世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加快,特别是我国的制造业将会有快速发展,将带动对能源和原材料需求的增加。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占很大比重,而这一产业多为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加工,这将导致相关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口的增多。从成本结构来看,在食品、农矿产品、能源和电子产品等方面,东盟与我国相比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因而从东盟进口石油、天然气、棕榈油、天然橡胶、热带木材等资源性初级产品以及电子电器等机电产品的零部件及半成品将会进一步增多。据分析,按照我国年均10%的进口增长测算,从东盟的进口在2005年预计将达到355亿美元,比2000年的133亿增加近1.7倍,年均增加40多亿美元。如果按照90年代以来从东盟进口增长21%的速度计算,进口数量还将大大超过上述数字。由此可见,我国入世将为东盟产品的出口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有利的机遇。与此同时,我国对东盟的出口也将保持持续的增长势头。这种增长一方面来自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另一方面来自对东盟具有潜在优势的产品。与东盟产品相比,我国纺织品、服装、鞋、食品、谷物、建筑材料等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些产品的进口占东盟从我国总进口的21%,今后几年我国将仍然保持这些产品的出口优势。此外,我国的机械电子设备、精密仪器、钟表手表、车辆、金属产品和化工产品具有潜在优势,1993-1999年东盟大量增加了上述产品的进口,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东盟同类产品的总进口增长率,因此,在东盟市场上这些产品的份额将会继续增加。
中国海关总署1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3628.5亿美元,增长23.9%,高出同期中国进出口总体增速1.4个百分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