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地质成矿条件和资源开发条件3

来源:www.dbkyw.com   时间:2022-01-04 01:07   点击:50  编辑:韩霞   手机版

1.秘鲁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分析

秘鲁有着优越的地质成矿条件。秘鲁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中段及环太平洋成矿带中的重要位置,是世界12大矿产国之一。

安第斯山脉的中段(南纬4°~27°),宽度和高度明显大于北段,地形结构主要表现为东、西科迪勒拉山脉之间楔入宽阔高原。在秘鲁境内,高原深受亚马孙河上游支流切割,形成众多与构造方向一致的深邃峡谷。由太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海相沉积和火山岩组成,表层为第四纪及近代的碎屑物质,起伏缓和。高原中部的构造盆地内,遗留众多古河谷、干湖盆和大盐沼。高原东侧是主要由古生代板岩、石英岩和花岗岩组成的东科迪勒拉山脉,高原西侧的西科迪勒拉山脉褶皱期较晚,主要出露侏罗纪和白垩纪岩层,南纬16°~18°之间,火山分布密集,其中高于5700米的火山锥有18座(包括尤耶亚科等活火山),为安第斯山脉第二火山带,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火山带之一。

秘鲁地处安第斯地槽褶皱带的中段,东部与巴西地盾相邻。在大地构造上属“环太平洋巨型含银构造带”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可分为瓜亚基尔盆地、安第斯褶皱带、安第斯山前褶皱断裂带(即乌卡亚利盆地)、普图马约盆地(又称上亚马逊盆地)、阿克里盆地等五个构造单元。普图马约盆地和阿克里盆地属边缘拗陷性质,期间并没有明显的隆起相隔。

地史演化分析认为,在早古生代巴西前寒武纪地盾以西已发育成一狭长的地槽带,可能从寒武纪开始即接受沉积,但目前已知最老地层为奥陶系,为一套深色板岩、千枚岩和页岩组成的变质泥质岩系,成带状从玻利维亚西北延至秘鲁北部的马腊尼翁河上游。海西造山运动时期,安第斯地槽紧密褶皱,局部变质,整体上升而被剥蚀,二叠纪时有中、酸性的火山岩喷发。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地槽区又开始沉降,从东至西沉积有蒸发岩、陆相碳酸盐岩、砂岩和页岩,且火山活动频繁。中侏罗世时,中科迪勒拉山脉隆起,将地槽分为东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两段,前者为冒地槽,沉积了大量碎屑岩,向东超覆沉积在地盾的古老岩系上;后者为优地槽,沉积了巨厚的复理石碎屑岩和少量的碳酸盐岩,在相当于现在的沿海地区有火山岛弧和岩浆岩体侵位。白垩纪为广泛的海侵,西部的优地槽主要为沉积碎屑岩和火山岩。东部冒地槽为碳酸盐岩,向东碎屑岩渐多,靠近地盾区主要为陆相沉积。经历了中生代多次构造运动和岩浆作用,本区的铜、银等金属成矿物质已得到初步富集,有的已形成具工业开采价值的矿床。

第三纪时,科迪勒拉山中部又褶皱隆起和发生断裂,有频繁的火山活动,并形成一些陆相山间盆地。西部以正断层为特征,断续发育包括浊流沉积的海相碎屑岩。东部主要是沉积陆相碎屑岩,堆积最厚达6100m,期间渐新世海侵曾从北部进入东部。这一时期的成矿物质高度活化,为本区形成铜、银等多金属矿床提供了物质来源,成为区内最重要的成矿时期。

可以认为:在经历过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和成矿作用,秘鲁已经成为一个以银为代表的矿产资源的富集区。区内广泛发育多期侵入岩、火山岩,岩浆活动十分强烈,断裂构造、褶皱构造等聚矿构造样式繁多,且成矿物质来源丰富。除前述已发现的诸多矿床之处,秘鲁还有许多地区因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限制有待进一步的查证;特别是最近安塔米纳特大型Cu-Zn-Ag矿床的扩大,预示着本区仍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秘鲁有100万平方公里的沉积盆地,占全国面积的85%以上。近年的勘探表明,秘鲁石油有相当大的潜力,主要是亚马逊林区、沿海某些地区和大陆架。有关资料证明,目前在沿海、山区、林区和大陆架有6400万公顷沉积盆地蕴藏石油,可以签订勘探和开采合同。已在林区发现四个新的含油结构:圣胡安、南卡什博亚、波兰塔亚库和瓦亚。

结论:秘鲁的斑岩型铜钼矿、中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和油气等矿产资源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好,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2.矿产资源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著名的安第斯山由北向南纵贯秘鲁全境,于是形成一个丰富的含矿地带。秘鲁的矿带约占其领土的26.6%,尤以东安第斯山蕴藏最多。丰富的矿产资源,使秘鲁成为世界12大矿产国之一,也是拉美重要的矿产出口国。

秘鲁矿产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品种多,二是储量大。秘鲁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铜、铅、锌、银、金、铁、铋,此外还有钨、锰、煤、锑、镉、锡、磷、铀、钼、石油、汞、石墨、钒、硝石和重晶石等。

目前,秘鲁已探明的一些矿产的储量是:铜储量1900万吨,储量基础4000万吨,居拉丁美洲第2位,世界第3位。主要分布在塞罗维尔德、科夫里萨、托克帕拉、克里亚维科、廷塔亚、安塔米纳和马尔科纳等地。秘鲁铜产量占世界第7位,仅次于智利、美国、印尼、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钼储量14万吨,储量基础23万吨,与墨西哥并列,居世界第6位。铋储量1.1万吨,储量基础4.2万吨,居世界第3位。镁矿石8亿~10亿吨,居拉美国家第3位,主要集中在马尔科纳铁矿区。锌储量700万吨,储量基础1200万吨,居拉美国家第1位,世界第5位。铅储量200万吨,储量基础300万吨,居世界第5位。银储量2.5万吨,储量基础3.7万吨,居世界第5位。初步探明石油储量为12亿桶。

(1)铜

秘鲁97%的铜储量赋存于斑岩型铜矿,其余来自火山岩铜矿。秘鲁斑岩铜矿带属于南北美洲斑岩铜矿带的一部分,北西向长2000公里,宽150~300公里,大致又可分为北、中、南三个亚带,其中以南亚带最为重要。南亚带从托克帕拉矿床开始,往北西延长约1000公里,共有10余个铜矿床。最重要的矿床有塞罗贝德矿床、夸霍内矿床、托克帕拉矿床等。

莫罗科查铜矿 位于利马省东北部,斑岩型,伴生矿物为钼、金、银。网脉状硫化物矿床。铜金属储量270万吨,品位0.76。矿体赋存于石英二长斑岩岩株内。围岩蚀变有绢云母化、青盘岩化。黄铁矿化晕5×3公里。成矿于第三纪。

廷塔亚铜矿 位于普诺省西部。斑岩型,网脉状硫化物矿床。铜金属储量320万吨,品位0.8%。矿体主要产于石英二长斑岩岩株内。围岩蚀变有绢云母化、钾化、青盘岩化。成矿于第三纪,日产矿石8000吨。

夸霍内铜矿 位于莫克瓜省东北部。斑岩型,主要伴生矿为钼,其次为银。属网脉状硫化物、氧化物矿床,铜金属储量47C万吨,品位1%,钼储量11.5万吨,品位0.025%,其中可回收钼4.5万吨。矿体产于石英二长斑岩的破碎带和角砾岩带内,呈筒状。平面上直径为900米。主要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闪锌矿和方铅矿,成矿于第三纪。矿体平面为椭圆形,长轴1200米,短轴1000米。矿化呈网脉状和浸染状产于两组断裂交切处的第三纪石英二长斑岩、石英粗安斑岩及其围岩中的角砾岩筒内,向西缓倾斜,到深部逐渐尖灭。次生富集带宽平均约20米。矿化均匀,金属矿物组合简单。该矿1977年投产,总投资7.38亿美元,露天开采,日产矿石4.5万吨,并于1981年起回收钼。

克亚维科铜矿 位于莫克瓜省东部。斑岩型,伴生矿主要为钼,其次为铅、锌。网脉状硫化物、氧化物矿床。铜金属储量178万吨,品位0.98%。钼储量6万吨,品位0.03%,可回收钼3万吨。石英二长斑岩侵入于火山岩中,矿化发育于接触带的角砾岩带。主要原生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次生富集带发育,厚129~250米,钼主要产于此带。成矿于第三纪。于1972年投产。

塞罗贝尔德斑岩铜钼矿 位于阿雷基帕市南24公里,是秘鲁已知最大的斑岩铜矿床。铜钼矿化与侵入于火山沉积岩内的石英斑岩体有关,矿体赋存于斑岩小岩体和电气石-石英角砾岩筒中,长2200米,宽800米,已控制深度500米,在平面上呈椭圆形。围岩蚀变分带明显,自内向外为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和青盘岩化带。原生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斑铜矿,矿石为细脉浸染状构造。矿床氧化深度达180米,次生富集带发育。在氧化带下面的次生富集带中主要矿物为水胆矾、铜兰、硅孔雀石和辉铜矿。矿床共有铜储量990万吨,其中40万吨铜品位1.87%,150万吨铜品位0.91%,其余800万吨铜品位0.68%。钼储量10万吨,品位0.01%。该矿在100年以前就有小规模采矿,1970年勘探,1974年开始建设,1977年投产,露天开采,平均剥采比为1.8∶1,采剥总量为1800万吨/年,年产矿石800万吨,年产铜3.3万吨,扩建采选厂后,计划1983-1987年年产铜6万吨,1988-1992年年产铜12万吨,1993-2017年年产铜24万吨。

密执基莱铜钼矿 位于卡哈马卡省,斑岩型,伴生钼矿。网脉状硫化物、氧化物矿床。铜金属储量410万吨,品位0.72%。钼储量13.6万吨,品位0.03%。矿体产于石英二长斑岩岩体内或裂隙带中。主要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和辉钼矿。次生富集带发育。成矿于第三纪。

托克帕拉铜钼矿 位于莫克瓜省南部。斑岩型,伴生矿为钼,其次为金、银。浸染状硫化物氧化物矿床。铜金属储量510万吨,品位1.1%。钼储量14万吨,品位0.02%,其中可回收钼4.8万吨。石英二长斑岩和闪长玢岩侵入于安山岩和凝灰岩中,矿化产于角砾岩筒内。矿床赋存于白垩纪火山岩地层中的石英斑岩、英安岩和石英粗安斑岩岩体中。矿体在平面上呈椭圆形,直径大于1000米,在剖面上呈倒置的截锥状,延伸大于400米。矿体长1500米,宽750米。矿石含金0.5克/吨,银100克/吨。在由次火山作用而形成的三个较大的角砾岩体中,矿化主要呈网脉状,其次为浸染状。矿床属含电气石角砾岩型。次生富集带发育。该矿于1956年建设,总投资3亿美元。1960年矿山投产,露天开采,日产矿石5.5万吨。并于1963年开始回收钼,年产钼约2700吨。矿体长1500米,宽1200米,延伸750米。矿石含金0.5克/吨,银100克/吨。成矿于第三纪。

(2)钼

秘鲁钼资源主要来自斑岩型矿床。在秘鲁北、中、南三个铜矿带中,以南部铜矿带含钼较高。著名的铜钼矿床有夸霍内、托克帕拉、密执基莱等。

康帕查钼矿 位于拉利贝塔德省,属斑岩型硫化矿床。钼金属储量16万吨,品位0.16%,可回收钼14万吨。外围为钨、铅、锌矿化,辉钼矿和黄铜矿组成矿核,矿化呈细脉状。普遍具有硅化。

(3)铁矿

秘鲁铁矿资源丰富,且主要集中在全国最大的马尔科纳铁矿。马尔科纳铁矿位于马尔科纳高原和圣尼古拉斯湾,距太平洋沿岸只有25公里。矿石含铁品位为52%,现有储量可达5亿吨。开采方法为露天多台阶开采,汽车运输和带式运输机运输。该矿山原由美资马尔科纳矿业公司经营,1975年秘鲁政府对马尔科纳铁矿实行国有化,成为秘鲁铁矿公司。由于近年国有矿业企业经营困难,秘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1992年我国首都钢铁公司以1.2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秘鲁铁矿公司。

(4)铅锌

秘鲁铅、锌矿带主要产在秘鲁中部的东、西安第斯山脉之间,著名的矿区有塞罗德帕斯科和莫罗科查等。

塞罗德帕斯科锌、铅、银矿 位于利马东北176公里处。矿体呈透镜状赋存于早三迭统的阳起石、硅灰石角页岩、薄层灰岩及浅色条带结核灰岩中。矿体在地表长1200米,最大宽度300米,一般宽20~100米,向下逐渐收缩变短。在750米处分为多个透镜体,亦有层状及脉状矿体,但较为次要。这个矿床已开采了350年,先后开采银矿及铜矿,自60年代以来,开始开采铅、锌。累计储量为锌598万吨、铅227.5万吨、铜100万吨,矿石品位Zn9.2%、Pb3.5%、Cu0.55%,银储量达4.8万吨。该矿山分为两部分,即地下开采的本区和露天开采的麦克库斯矿。年产矿石220万吨,送Paragsha选厂,月产铅精矿6800吨,含Pb52%,铅回收率66%,银回收率为40%;月产锌精矿21500吨,锌回收率85%。

莫罗科查铅、锌矿 位于区内主要山脉的高峰东部。铅、锌矿体位于三迭纪闪长岩晚期的小岩株附近的白垩纪沉积岩中,为中温热液成因的硫化物矿脉或馒头状矿体,中心富铜、边缘富铅、锌,更远银高。矿体埋深450~600米,该矿储量:锌24万吨、铅14.4万吨、铜2.4万吨。矿石品位为Zn3.0%、Pb1.8%、Cu0.3%、Mo0.02%、银155克/吨。矿山年产矿石50万~100万吨。选厂每年可获精矿:铅3095吨、锌5833吨,还回收银和钨、铜。

阿尔帕米纳锌铜矿 位于胡宁省,属矽卡岩型硫化物矿床。锌金属储量150万吨,品位1%,铜金属储量702万吨,品位1.35%。不规则矿体产于白垩纪灰岩、砂页岩中。成矿于白垩纪,为地下开采矿床。

桑坦德铅锌矿 位于利马省,伴生矿为铜、银,属热液型硫化物矿床。锌铅储量分别为230万吨和80万吨,品位分别为9.3%、3.6%。地下开采,年生产能力锌14万吨、铅5.5万吨。

(5)银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0年统计,秘鲁银储量25000吨,占世界总量8.9%,居世界第五位;储量基础37000吨,占世界总量8.8%,居世界第四位。

秘鲁现有的银矿山都分布于其国土中部和南部的安第斯山区。构造上,这些银矿床均属安第斯褶皱带,并可进一步划分为三条成矿带:①秘鲁斑岩铜矿带;②中-北部多金属矿带;③南部银金矿带。它们都处于以消亡板块为特征的构造环境中的大洋和大陆含矿构造的结合部位,实际上是产于大洋-大陆过渡型成矿系统中。矿床规模较大,特别是银-多金属建造的矿床常达大型至特大型规模。成矿时代新,大部分为第三纪成矿,其次为中生代成矿。断裂、破碎带及破火山口是常见的控矿构造。容矿岩石多为渗透性较强的火山岩和次火山岩;行政区划上,这些银矿床主要分布在万卡维利卡、利马、帕斯科、阿雷基帕等省市。

秘鲁银矿资源的主要成矿类型及地质特征

过去认为秘鲁的银矿资源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斑岩型铜-银矿床,中温热液的银-多金属矿床,浅成低温热液的银-金或金-银矿床;最近因安塔米纳矽卡岩型Cu-Zn-Ag矿床的扩大,极大地提高了矽卡岩型银矿资源在秘鲁的重要性。

斑岩型铜-银矿床 主要分布于秘鲁斑岩铜矿带中,该矿带属于南北美洲斑岩铜矿带的一部分,北西长约2000km,宽150~300km。秘鲁97%的铜储量赋存于该带中。该带又可细分为北、中、南三个次一级的成矿单元,其中以南亚带最为重要,往北西延长约1000km,共有塞罗贝尔德(Cerro Verd)、夸霍内(Cua-jone)、托克帕拉(Toguepala)等10多个重要矿床,均为斑岩型的Cu-Pb-Ag或Cu-Zn-Ag矿床,成因上均与石英二长斑岩侵入体有关,成矿时代均为第三纪。银是这些斑岩铜矿中最重要的共生或伴生资源之一。

中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 主要分布于秘鲁中-北部山区的“中-北部多金属矿带”中,该带是秘鲁最重要的银、多金属、钨的产地。容矿岩石主要是晚白垩世朱迈莎组灰岩、三叠纪普拉卡或帕里亚灰岩。朱迈莎组灰岩南起尧里科查(Yauricocha)矿区,经桑坦德(Santander)、乌丘查库(Uchuchacua)、鲁阿拉、帕查帕克等矿区直到北部的康通加,全长约1000km。该带中矿床特征差异较大。尧里科查矿床包含一个硫砷铜矿核,周围是铅、锌、银、金矿体;桑坦德矿床是一个具独特环状的富锌矽卡岩筒状矿床;乌丘查库矿床发育有锰矽卡岩,并伴有含辉锰矿矿脉;鲁阿拉矿床则是在一个火山通道中遍布无数条矿脉的典型的多金属接触交代矿床。在三叠系灰岩与二长岩岩株接触带中,有塞罗德帕斯科(Cerro de Pasco)、莫罗科查(Morococha)等矿床。典型矿床有:

帕斯科省塞罗德帕斯科银-多金属矿床 位于秘鲁中部。矿山于1630年就开始采银,1890年以后主要采铜,1963年以后集中采选铅锌矿石,是一个以PbZnAgCu为主的多金属矿。据70年代考察资料,该矿区含有锌金属700万t,铅300万t,铜>100万t,银4.8万t。1996年矿区仍保有矿石7942万t,平均含锌8.90%,含银142.3g/t,即有锌储量707万t,银11639t。矿山一直由秘鲁中部矿业公司开发,现正在开发的矿山为扬纳坎查(Yanacancha)和楚帕马尔卡(Chaupimarca)。1996年产银238.6t。据证实储量,矿山开采寿命超过10年,而据概略储量矿山寿命可超过36年。扬纳坎查经过多年勘查,现已成为世界第3大金矿,查明储量达1340吨。,

矿床为中生代热液交代型,容矿岩石为白垩纪灰岩、砂岩,中新世流纹岩、石英安粗岩、英安岩和石英二长岩等。矿化受构造控制,包括褶皱、断裂、裂隙、火山道等。矿体十分复杂,按矿石组成可分为黄铁矿-硅质体、铅锌矿体,铜银矿体和银-黄铁矿体。黄铁矿-硅质体受纵向断层及火山通道接触带控制,分布于火山道东南缘;铅锌矿体分布于黄铁矿-硅质体与灰岩接触带附近,主要系交代黄铁矿或灰岩而成,部分呈脉状充填于裂隙中;铜银矿体位于火山管道东南侧,矿体往往在矿脉膨大或交汇处;银-黄铁矿体分布在黄铁矿-硅质体的东部,在铅锌矿体的两侧(主要为东侧),再现含银很高的黄铁矿体。

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金或金-银矿床 主要分布于秘鲁南部山区的“南部银金矿带”中,该带在新生代火山岩中发育有四个大型银-金脉状矿床:凯洛马(Caylloma)、希拉、阿尔坎塔(Arcata)、奥尔科潘帕(Orocopanpa)。它们与破火山口、熔岩丘地貌有关,产于晚第三纪的早、中新世至晚上新世的中酸性火山岩中,属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目前,在该矿带中,与晚第三纪强酸性硫酸盐蚀变有关的黝铜矿-金矿床也已成为重要的勘查对象。典型矿床有:

奥尔科潘帕矿床 位于阿雷基帕市(Arequipa)东北150km,是秘鲁南部最重要的银矿区,也是秘鲁1988-1991年间产量最多的矿区,平均每年产银160吨,1996年产银92t。该矿山早在殖民地统治时期就被发现,并断续开采。而后因独立战争及继之而来的矿业泛滥和缺乏有经验的矿业人员,1842年该矿山一度被废弃。直到1940年,布埃纳文图拉(Buenaventura)公司对该矿山进行了重新评价。1967年重新投产时,每天开采的矿石量仅63.5吨。后来的开采规模逐渐加大,目前日采矿石量维持在454吨的水平。到1992年已累计生产银1858吨。

硅卡岩型铜-锌-银矿床 主要分布于秘鲁中-南部山区,代表性的矿床就是最近扩大的安塔米纳矿床。典型矿床有:

利马省安塔米纳矿床 位于首都利马市(Lima)东北385km,矿区海拔标高4200m,是秘鲁最大的矽卡岩型Cu-Zn-Ag矿床。该矿床地表出露3km长、1km宽的矽卡岩矿化带向下延伸至少1km,容矿岩为白垩系钙质沉积岩,成矿与中新世石英二长岩侵入体有关。

该矿床发现已百余年,经近年勘查储量大大增加。1996-1997年,里奥阿尔戈姆(Rio Algom)公司和伊梅塔(Inmet)公司已完成10万米钻探,求得矿石储量5亿吨,含Cu1.2%、Zn1%、Ag11g/t。估计储量:Cu600万吨,Zn500万吨,Ag5500吨。设计开采年限为20年。

该矿地资源潜力极大,原属秘鲁国有的秘鲁中部矿业公司(Centromin)所有。由于该公司多年来无力作进一步勘探,1996年以2000万美元并附加2001年9月之前25亿美元的投资承诺条款拍卖给里奥阿尔戈姆公司和伊梅塔公司。随后,伊梅塔公司卖掉了其在该项目中的股权。新的伙伴关系在里奥阿尔戈姆、诺兰达和特克三家公司之间形成。经可行性研究,认为该矿是一个低成本的、可用常规方法进行露天开采的矿山。通过粉碎及浮选技术,日处理矿石可达70000吨,平均每天产精矿1.3万吨。

(6)金

中央矿山 位于利马北东奥罗亚附近,金为铜、铅、锌的伴生矿,另外还伴生银。为硅卡岩型硫化大型矿床。金品位0.4克/吨,银124克/吨。为一系列硅卡岩铜矿伴生金矿山,中酸性岩浆侵入到灰岩、页岩之中,矿物为黄铜矿、磁黄铁矿、毒砂、辉钼矿组合,含铅4.8%,锌5%。日处理矿石1600吨,年产金4吨。

马德雷德迪斯奥斯金矿 位于秘鲁东南部的砂金矿床,金储量50吨。矿体呈层状,产于河床及阶地碎屑沉积物中,由砾石和砂土组成。成矿于第四纪,露天开采。

(7)汞

万卡韦利卡汞矿 位于库斯科西200公里,属热液硫化矿床。汞储量5.3吨,品位2%。矿体呈层状,产于白垩纪灰岩及砂岩中。成矿于新生代。

(8)钨

帕斯托布埃诺钨矿 位于安卡什省,热液石英脉成因,工业矿石为黑钨矿,钨金属储量0.39万吨,品位0.352%。矿化作用同花岗岩株有关,为多金属石英脉,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闪锌矿、黝铜矿、硫砷铜矿和方铅矿。成矿于中生代。

帕尔卡钨矿 位于的的喀喀湖西北。伴生矿有铜、铋、银、锡。属热液石英脉成因。矿石工业类型为钨铁矿。钨金属储量1.6万吨,品位1.07%。矿脉有三条,其中主脉为拉帕尔卡,长3000米,实际控制长350米,宽7米,延深220米,倾角50度,占矿床储量的88%。围岩主要是页岩和板岩,成矿于中生代。由雷基纳公司开采。

(9)锡

圣伊西德罗锡矿  位于普诺附近。铜、银也是主矿产。属热液型矿床。矿石工业类型为多金属硫化物矿石。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于海相安山质火山岩内。矿石为浸染状和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是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锡石。成矿于白垩纪与第三纪的过渡时代。

(10)锑

塞罗德帕斯科锑矿 位于利马东北176公里处。矿体呈透镜状赋存于早三迭统的阳起石、硅灰石角页岩、薄层灰岩及浅色条带结核灰岩中。矿体在地表长1200米,最大宽度300米,一般宽20~100米,向下逐渐收缩变短。在750米处分为多个透镜体,亦有层状及脉状矿体,但较为次要。这个矿床已开采了350年,先后开采银矿及铜矿,自60年代以来,开始开采铅、锌。累计储量为锌598万吨、铅227.5万吨、铜100万吨,矿石品位Zn9.2%、Pb3.5%、Cu0.55%,银储量达4.8万吨。锑为该矿的伴生矿产,锑储量15万吨,品位0.18%。该矿山分为两部分,即地下开采的本区和露天开采的麦克库斯矿。年产矿石220万吨,送Paragsha选厂,月产铅精矿6800吨,含Pb52%,铅回收率66%,银回收率为40%;月产锌精矿21500吨,锌回收率85%。

(11)石油

目前,秘鲁的动力主要依靠石油,石油提供的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耗的60%以上。

秘鲁有100多平方公里的沉积盆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83%。秘鲁主要有两块大油田。一是西北部沿海油田,包括沿海地区通贝斯省、皮乌拉省和大陆架地区,通称西北油田或塔拉拉油田。该油田位于利马以北1200公里处,其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3。第二大油田是林区油田,位于东部亚马孙丛林地区。林区油田由秘鲁石油公司和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开采,产量占全国的2/3。林区油田铺设了输油管道,东起林区贡柯迪亚,跨过安第斯山,西到太平洋沿岸的巴约瓦尔港,全长856公里,日输油能力超过20万桶。

秘鲁的四家石油公司为秘鲁石油公司、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美国贝尔科石油公司及阿根廷布里达斯石油公司。其中秘鲁石油公司是全国主要的石油企业,对秘鲁石油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国家控制。现在该公司控制国内煤油能力的100%,石油销售的90%以上。原油经过提炼后,通过水路和陆路运往各地销售。

结论:秘鲁有着良好的铜、铅、锌、金、银矿地质成矿条件,特别是已知大矿区外围工作程度都不太高,有巨大的找矿前景,秘鲁金属矿床多共伴生有多种有益元素,矿石价值高,矿体规模大,生产成本低,开发条件好;不少重要矿床尚未开发。可以考虑进一步做工作,先从购买矿地,进行风险勘探,直至进行投资开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