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非金属矿产资源量/储量的分类系统

来源:www.dbkyw.com   时间:2022-03-09 10:01   点击:245  编辑:宁纯   手机版

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经济意义是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据此分为资源量、基础储量、储量三大类 16种类型,分别用三维形式 ( 图 2-1) 和矩阵形式 ( 表 2-1) 表示。

图 2-1 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三维框架图

表 2-1 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注: 表中所用编码 ( 111 ~334) ,第 1 位数表示经济意义,即 1 = 经济的,2M = 边际经济的,2S = 次边际经济的,3 = 内 蕴 经济的,? = 经济 意 义未定的; 第 2 位数 表示 可 行 性 评 价 阶段,即 1 = 可 行 性 研究,2 = 预 可 行 性 研究,3 = 概略研究; 第 3 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即 1 = 探明的,2 = 控制的,3 = 推断的,4 = 预测的,b = 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为了把旧标准的储量转换成新标准的资源储量,国土资源部于 1999 年制定了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套改技术要求》方案,对新旧标准资源储量套改做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方案的有关规定,对于现在开采矿区的新旧标准资源储量对比归纳如下 ( 表 2-2) 。

一、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

1. 地质可靠程度

地质可靠程度反映了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四种。

表 2-2 新旧标准资源储量对比表

探明的是指在工作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

控制的是指对工作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推断的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 ( 矿点) 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由于信息有限,不确定因素多,矿体 ( 点) 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度较低。

预测的是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在有足够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矿产资源量。

2. 经济意义

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经过不同阶段的可行性研究,按照评价当时经济上的合理性可以划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四种。

经济的是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计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 或) 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通常将未来矿山企业的年平均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按行业基准贴现率计算的净现值大于零的矿产资源划为经济的。

边际经济的是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通常将未来矿山企业的年平均内部收益率在零至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之间,按行业基准贴现率计算的净现值等于零或接近于零的矿产资源划为边际经济的。

次边际经济的是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的,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通常将未来矿山企业的年平均内部收益率和按行业基准贴现率计算的净现值小于零的矿产资源划为次边际经济的。

内蕴经济的是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做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其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

经济意义未定的仅指预查后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无法确定其经济意义。

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1. 储量

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了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矿、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可分为 3 种类型。

( 1) 可采储量 ( 111)

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体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矿试验成果,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矿、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估算的可采储量及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 2) 探明的预可采储量 ( 121)

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勘探阶段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体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矿试验成果,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经济的。估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 3) 控制的预可采储量 ( 122)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能够较有把握地确定矿体连续性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提供了矿石加工选矿性能条件试验的成果。对于工艺流程成熟的易选矿石,也可利用同类型矿产的试验成果。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估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2. 基础储量

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 ( 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 ,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可分为 6 种类型。

( 1) 探明的 ( 可研) 经济基础储量 ( 111b)

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与可采储量( 111) 描述相同,与其唯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 2) 探明的 ( 预可研) 经济基础储量 ( 121b)

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与预可采储量( 121) 描述相同,与其唯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 3)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 ( 122b)

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与预可采储量( 122) 描述相同,与其唯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 4) 探明的 ( 可研) 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 2M11)

是指在达到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有相应的加工选矿试验成果。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当技术、经济等条件改善后才可变成经济的。这部分基础储量可以是覆盖全勘探区的,也可以是勘探区中的一部分,在可采储量周围或在其间分布。估算的基础储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 5) 探明的 ( 预可研) 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 2M21)

是指在达到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矿性能试验成果,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待将来技术经济条件改善后可变成经济的。其分布特征同 ( 2M11) ,估算的基础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 6) ( 控制的) 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 2M22)

是指在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基本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待将来技术经济条件改善后可变成经济的。其分布特征类似于( 2M11) ,估算的基础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3. 资源量

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可分为 7 种类型。

( 1) 探明的 ( 可研) 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 2S11)

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估算的资源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 2) 探明的 ( 预可研) 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 2S21)

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需要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 3) 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 2S22)

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 4)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 331)

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但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 5)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 332)

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 6)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 333)

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只达到普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资源量只根据有限的数据估算的,其可信度低。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一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 7) 预测的资源量 ( 334) ?

是指依据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航空、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异常或极少量工程资料,确定具有矿化潜力的地区,并和已知矿床类比而估计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有无经济意义尚不确定。

三、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1. 矿产资源 / 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工业指标是评价矿床的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工业指标由矿石质量指标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两部分组成,包括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剥采比和勘查深度等。

工业指标应根据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矿石的加工选矿性能、矿山开发的外部条件及当时的市场情况和国家的经济政策研究确定。在预查和普查阶段,可采用一般工业指标或与相邻地区同类矿床类比。在详查和勘探阶段,一般应在勘查工作基本结束前,通过多方案试圈,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或结合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评价研究和当时的市场及相关因素提出工业指标的推荐方案,按国家规定的程序报批。

2. 矿产资源 / 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

1) 必须根据矿体赋存规律,严格按工业指标正确的连接圈定矿体。

2) 应按矿产资源 / 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按矿体、块段、矿石类型或品级分别估算矿产资源/储量。当开采方式不同时,应分别计算露采、坑采地段的矿产资源/储量。

3) 对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共生和伴生有用组分,应分别估算矿产资源 / 储量。

4) 估算的矿产资源 / 储量应是扣除采空区的实有矿产资源 / 储量。对于埋藏在永久性工程或重要建筑物以下禁采区的矿产资源/储量,均应单独估算,并列入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5) 参与矿产资源 / 储量估算的各项工程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的要求。

3. 矿产资源 / 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

1) 参与矿产资源 / 储量估算的各项参数,如矿体面积、厚度、品位、体积质量 ( 体重) 等,在预查和普查阶段,采用实测和类比方法确定,在详查和勘探阶段必须实测,数据要准确、可靠、具代表性。

2) 矿产资源 / 储量的估算方法,要根据矿床赋存特点和勘查工程布置形式合理进行选择。对估算方法及其结果的正确性应进行检验。提倡运用计算机技术,采用地质统计学法、SD 法等新的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使用的计算机软件须经有关管理部门认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