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驳论文:近朱者未必赤?

174 2024-01-17 15:45 admin   手机版

一、驳论文:近朱者未必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社会中的常见现象。

孔子有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意思是说,与好人相处会变好,和坏人相处会变坏。告诫人们交友时必须谨慎而行。现实生活中,由于交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而被拉下水的或在好朋友无私帮助下改邪归正的大有人在。鉴于古人的训诫和现实的经验,我们必须审慎地选择与自己相处的人。

但是,并不是所有近朱者会赤,所有近墨者会黑。因为“近墨”和“近朱”只不过是外因,而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所以,近朱者是否会变赤,近墨者是否会变黑,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思想意识。在一定条件下,确实会出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情况,在另一种条件下,也可以出现”近朱者不赤,近墨者不黑“的情况。

在古代,也有近墨者不黑的例子。田园诗人陶渊明,置身于当时的黑暗官场,不要人民尘芥之物,可谓出淤泥而不染;海瑞,刚正不阿,敢于向邪恶势力宣战,与黑暗社会中高悬起一方青天,他们都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任务。虽然,陶渊明后来消极避世,海瑞的那方青天也显得软弱无力,但至少他们能在黑暗社会中保持高尚节操,这确实难得可贵。

在近现代,近墨者黑这句话就愈显起偏颇了。如果说陶渊明'海瑞的坚持操守还存在某种不足的话,那么鲁迅则是从地地道道的旧家庭过来的:他憎恨熟识的阶级,继而就认识到“唯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于是他杀回马枪,向着原属于他的阶级进攻,进行起改造那旧阶级'旧社会的斗争。从鲁迅身上,我们非但看不见半点“近墨者黑”的影子,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经过了改造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

而在今天,更有许多忠诚于人民事业的人,不怕“近墨”,主动去接触那些失足的和犯错误的人,耐心教育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使那些墨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成为共和国的好公民。“黑”变“赤”了,“近墨者”的品质更显其高尚,心地更显其赤诚。

由此可见,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作为先进青年,我们要勇于近墨,而又不能被其所染,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要抱着为帮助墨者去和他们交往,要相信经过坚持不屑的努力,“赤”必能胜“黑”;正确的立足点就是要有坚定的立场,不能为墨者的不良习气所左右。这样,就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了。

在改革和创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传统观念。不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应认真择友。但是,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要求我们采取积极措施,而不是消极防范。一方面,对那些落后的甚至失足的青年不能冷眼相视,退避三舍,应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使墨能变赤;另一方面,近朱者不能因条件优越而放弃自己的思想改造,须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近五年职业规划论文

近五年职业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每个人在工作和职业发展方面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以实现个人的目标和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职业规划论文成为了大学生们的热门选题之一。本文将探讨近五年来关于职业规划的论文研究成果。

1. 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职业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个人对职业发展的认识、目标的设定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方法等。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并将这些因素与职业需求相匹配。通过合理的职业规划,个人可以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提高职业发展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

近年来,职业规划在大学生群体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质量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密切相关。良好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

2. 近五年职业规划论文的研究主题

近五年来,职业规划成为了大学生们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首先,一些论文关注于个人职业规划的过程。这些论文探讨了个人在职业规划过程中的动力和障碍,如兴趣爱好、能力评估、目标设定等。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帮助个人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其次,一些论文聚焦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需求和挑战。这些论文指出了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独特问题,如不确定性、职业选择困难等。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职业规划中的困难和挑战。

此外,还有一些论文集中研究了职业规划对个人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影响。这些论文通过调查和实证研究,发现职业规划与个人幸福感之间存在着积极的关联。良好的职业规划可以提高个人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3. 近五年职业规划论文的研究方法

近五年来,研究者们在职业规划领域采用了各种研究方法和设计。其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最常见的两种方法。

定性研究通常采用访谈、观察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旨在深入了解个体在职业规划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定性研究可以提供更具体和细致的描述,帮助研究者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职业规划的现象和问题。

与之相反,定量研究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旨在通过收集大量数据来验证和检验研究假设。定量研究可以提供更广泛和客观的视角,帮助研究者们得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结论和建议。

4. 基于近五年职业规划论文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对近五年来职业规划论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首先,对于大学生而言,职业规划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就开始思考和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包括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了解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前景,并积极参与与职业规划相关的实践和活动。

其次,个人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应该注重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个人能力。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个人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最后,个人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灵活的思维。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人应该随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规划,以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变化。

总之,近五年来关于职业规划的论文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建议。职业规划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通过良好的职业规划,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并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

三、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黑,未必黑辩论文80字?

中国有个俗语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大致是:与一类人待久了,自身也会沾染上他的品性和习惯。可是,真的“近朱者真赤,近墨者真黑”吗?

有人说,是的,就如一盆水加入一滴墨水就会变得浑浊不堪。水确实如此,它如此不堪一击,如此随波逐流,是因为它毫无自控力,没有高尚的品行和纯洁的意志力,才会将自己变得如此浑浊、落魄。你看那油就不会如此,以中有所向者,不知外物之染不若己也,所以才会一身清廉。这不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最好反例吗?只有自身的洁身自好,才不受外物的干扰。

再比如周敦颐口中的莲花,它何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何以做到淤泥之中相远益清,亭亭净植?还不是因为自身的毅力使这些外物的干扰无可侵入?淤泥盖住它的外表,却压不住它的正直纯洁的脾气。环境的污染盖不住它的芬芳,偏僻的角落藏不住它盛世的芳颜作文https://www.zuowenwang.net/。何哉?只因为自身的纯洁,坚强,正直,它就开出了百花的容颜。由此看来,环境并非决定他人命运之物,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自身的力量远远大于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仅物如此,人也如此。就像是司马迁被陷害打入大牢,却没有和大牢里的人一样浑浑噩噩度日,自暴自弃,反而发愤图强,力求向上,每次在被折磨完后抽出时间来写文章。虽然他的命九牛一毛,但对于历史,对于将来都有着无比重大的影响,不光是那本一字千金的《史记》,还有他不屈向上、不甘沉沦的精神鼓励着人们。如果说环境影响着人们,也就不会有《史记》,不会有第一部如此伟大的纪传体通史了。所以自身决定命运,环境不过是一个你成长的外部条件,只有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总地来说,外部条件不是最重要的,要看内因,如果你内心足够强大,实力足够强,那就会做到近朱者不赤,近墨者不黑!

四、2019近5年UbiComp高引论文TOP10都有哪些?

第20界UbiComp 2019今日在英国伦敦开幕。作为普适计算领域公认的顶级会议,UbiComp为全球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探讨普适计算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评测和理解等最新研究进展的多学科交叉交流平台。

ACM UbiComp始于1999年, 2013年合并了普遍计算和普适计算两个国际会议。在过去的十几年中,UbiComp规模发展迅速,从最初的小规模研讨会成长为由ACM SIGCHI和SIGMOBILE共同赞助的大型国际会议。每年向UbiComp提交的论文约有400-500篇,过去几年的接受率大约为20-25%,同时会议每年定期邀请600-800名参会者参与。

因现有会议论文出版模式和审核流程的局限性,从2015年开始,ACM在ACM会议记录(PACM)的框架下推出了一系列新期刊,以允许会议通过混合出版物和评论模型过渡到基于期刊的出版。最早确立的PACM之一就是IMWUT:交互式,移动,可穿戴和普适技术的ACM会议录。

UbiComp成为首个加入IMWUT的会议。从2017年开始UbiComp会议不再接收论文或短文,取而代之,开始将会议论文发表在新创期刊ACM Proceedings of IMWUT上 。IMWUT每年出版1卷,每卷4期,发布于3月(第1期),6月(第2期),9月(第3期)和12月(第4期)。IMWUT 2018第4期和IMWUT 2019 1-3期接收的所有论文将被邀请在今年的会议上发表。

今年的UbiComp为期5天,与ACM ISWC 2019同期举办。在今日和明日将举办Workshops和Tutorials,来自全球的学术大咖将探讨普适计算领域最新研究主题和趋势发展并带来精彩的学术分享。

根据AMiner平台对UbiComp会议近五年来发表论文的分析,我们整理了该会议的TOP 10高引论文,这些论文主要发表于2014年与2015年间,主要集中在机器学习、移动感知、深度学习、智能设备等领域。

TOP1 引用次数479

StudentLife:assessing mental health,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behavioral trends of college students using smartphones

作者:Rui Wang, Fanglin Chen, Zhenyu Chen, Tianxing Li, Gabriella Harari, Stefanie Tignor, Xia Zhou, Dror Ben-Zeev, Andrew T. Campbell

论文地址:http://studentlife.cs.dartmouth.edu/studentlife.pdf

摘要:学生在生活中面对的许多压力和负担仍然被隐藏着。StudentLife Continuous Sensing APP通过对达特茅斯学院使用安卓手机的48名学生进行了为期10周的工作负荷评估,包括每日和每周的压力、睡眠、活动、情绪、社交能力、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等因素。结果显示,智能手机的传感器数据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教育成果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数据显示学生在学期开始时具有较高的积极情感和对话水平、较低的压力、健康的睡眠和日常活动模式;而随着学期的进展和工作量的增加,他们的压力明显增加,而积极的情感、睡眠、谈话和活动也随之减少。

TOP2 引用次数186

Interrupt Me:designing intelligent prompting mechanisms for pervasive applications

作者:Veljko Pejovic,Mirco Musolesi

论文地址:http://www.cs.bham.ac.uk/~pejovicv/docs/Pejovic14UbiComp.pdf

摘要:移动电话代表了一个独特的交互式应用平台,可以利用与用户直接接触的机会以增加传递信息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可访问性不一定能有效转化,因为收件人可能拒绝发起的联系或在不适当的时刻发出的消息。本文试图解答在移动系统中是否可以识别和利用合适的中断时刻。作者收集并分析了智能手机的跟踪数据,并显示了用户更广泛的背景,包括他们的活动、位置、时间、情绪和参与度,确定了可中断性的不同方面。然后,他们设计并实现了InterruptMe,一款适用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中断管理库。通过广泛的实验表明,与上下文无关的方法相比,通过这一管理库引起的中断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并缩短响应时间。

TOP3 引用次数178

Trajectories of depression:unobtrusive monitoring of depressive states by means of smartphone mobility traces analysis

作者:Luca Canzian, Mirco Musolesi

论文地址:http://www.cs.bham.ac.uk/research/projects/tod/resources/manuscript.pdf

移动感应最有趣的应用之一是监测个人行为,尤其是对个人精神健康的监测。大多数现有系统需要与设备交互,例如他们可能需要用户定期输入他/她的情绪状态。在本文中作者试图通过分析GPS的移动模式来解答手机是否可以不干扰地监测受抑郁情绪影响的个体。为了获得基本的真实测量数据,作者开发了一款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它定期收集用户的位置以及量化他们抑郁情绪每日问卷的答案。他们发现运动轨迹特征与抑郁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最后,该文提出了一种模型的设计,通过分析个体的运动,能够成功地预测个体抑郁情绪的变化。

TOP4 引用次数172

Why we use and abandon smart devices

作者:Amanda Lazar, Christian Koehler, Joshua Tanenbaum, David H. Nguyen

论文地址:https://amandalazar.net/papers/2015_p635-lazar.pdf

智能设备正变得越来越商业化,然而,这些设备的使用速度正在放缓并且被遗弃的速度很快,这表明智能设备目前可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了进一步了解用户从智能设备中受益、受困扰和放弃智能设备的行为,我们要求一组用户购买智能传感设备,以实现个人的、自定义的目标。作者发现参与者放弃使用设备,是因为这些设备不符合他们的预期,比如设备收集的数据被认为是没有用的,或者是这些设备变得无法管理维护。参与者使用设备是因为他们养成了习惯,并且这些设备是可用的且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并且能给他们带来潜在的好处。作者还提出了减少障碍、促进使用的方法,并设想这些设备除了标准的长期使用外,还可用于短期干预。

TOP5 引用次数161

DeepEar:robust smartphone audio sensing in unconstrained acoustic environments using deep learning

作者:Nicholas D. Lane, Petko Georgiev, Lorena Qendro

论文地址:https://core.ac.uk/download/pdf/42340233.pdf

麦克风是人类行为和环境的强大传感器。然而,当用户在不同的声学环境(如卧室、车辆或咖啡馆)中使用音频传感时,其精度极易受到剧烈波动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文转向深度学习领域;机器学习,它彻底改变了语音识别等相关音频建模领域。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DeepEar--第一个基于耦合深度神经网络(DNN)构建的移动音频感知框架,它同时执行常见的音频传感任务。他们使用一个大规模的数据集来训练DeepEar,其中包括来自168处访问的未标记数据。由此产生的学习模型(包括2.3M参数)使DeepEar能够显著提高对背景噪声的推理鲁棒性,这超出了移动设备中的传统方法。最后,本文展示了DeepEar对智能手机的可行性,它构建了一个DSP原型,该原型连续运行,每天仅耗费智能手机6%的电量。

TOP6 引用次数160

Diagnosing New York city‘s noises with ubiquitous data

作者:Yu Zheng, Tong Liu, Yilun Wang, Yanmin Zhu, Yanchi Liu, Eric Chang

许多城市都受到噪声污染,这将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甚至精神健康。纽约市(NYC)开通了一个名为311的平台,让人们可以通过使用移动应用程序或打电话来投诉该市的问题;噪音是311数据中第三大投诉类别。由于每一个有关噪音的投诉都与位置、时间戳和细粒度的噪音类别(如“大声音乐”或“建筑”)相关,因此数据实际上是“人类作为传感器”和“人群感知”的结果,其中包含丰富的人类智能,可以帮助诊断城市噪音。本文利用311投诉数据,结合社会媒体、道路网数据和兴趣点(poi)数据,推断出纽约市各地区不同时段的细颗粒噪声状况(包括噪声污染指标和噪声成分)。通过用三维张量来模拟nyc的噪声状况,其中三维分别代表区域、噪声类别和时隙。通过上下文感知的张量分解方法来补充张量的缺失项,可以恢复整个nyc中的噪声情况。这些信息可以为人们和官员的决策提供参考。他们使用四个实际数据集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估,验证了该方法在四个基线之外的优势,例如基于插值的方法。

TOP7 引用次数160

No longer wearing:investigating the abandonment of personal health-tracking technologies on craigslist

作者:James Clawson, Jessica Annette Pater, Andrew D. Miller, Elizabeth D. Mynatt, Lena Mamykina

论文地址:http://www.andrewmiller.net/pdf/2015_Clawson.pdf

个人健康追踪技术已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它们的日益普及和广泛采用为设计新的干预措施来改善健康提供了机会。然而,人们越来越担心这些技术未能被长期采用。为了理解用户放弃个人健康追踪技术的原因,本文在Craigslist上分析了此类技术的二次销售广告。通过对在美国一个月内发布的大约1600个个人健康追踪技术广告进行的迭代归纳和演绎分析, 作者确定了放弃健康追踪的动机和理由,并提出一系列设计。他们呼吁改进理论,帮助在现有理论之间进行转换,这些理论旨在解释健康行为改变的心理影响,以及帮助人们做出这些改变的技术。

TOP8 引用次数156

CrowdRecruiter:selecting participants for piggyback crowdsensing under probabilistic coverage constraint

作者:Daqing Zhang, Haoyi Xiong, Leye Wang, Guanling Chen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移动感知的参与者选择框架CrowdRecruiter。CrowdRecruiter在节能的Piggyback Crowdsensing(PCS)任务模型之上运行,在满足概率覆盖约束的前提下,通过选择少量参与者来最小化激励报酬。为了实现通过电话捎带群发任务时的目标,CrowdRecruiter首先根据历史记录预测每个移动用户的呼叫和覆盖概率。然后,它有效地计算多个用户的联合覆盖概率作为组合集,并选择近似最小参与者集,其满足PCS任务的每个感测周期中的覆盖率要求。他们使用一个大规模的真实数据集对众筹者进行了广泛的评估,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概率下,通过选择平均减少了10.0%-73.5%的参与者,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明显优于三种基线算法。

TOP9 引用次数156

A practical approach for recognizing eating moments with wrist-mounted inertial sensing

作者:Edison Thomaz, Irfan A. Essa, Gregory D. Abowd

论文地址:http://users.ece.utexas.edu/~ethomaz/papers/c7.pdf

认识到什么时候进食是自动食物摄取监测的关键挑战之一。尽管这些年来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大多数提议的方法在日常使用中基本上都是不切实际的,需要多个体传感器或专门的设备。在本文中,作者描述了一种基于3-axis 加速推断进食力矩方法的实现和评估,该方法是通过一款流行的智能手表收集的。通过对20名受试者在半控制的实验室环境中收集的数据进行训练,系统在两个自由生活状态研究中识别出进食时间(7名受试者,1天;1名受试者,31天),F分数分别为76.1%(66.7%准确率,88.8%召回率)和71.3%(65.2%准确率,78.6%的召回)。这项工作有助于一个实用、自动化的日常食物摄入监测系统,适用于健康研究和食物日志记录等领域。

TOP10 引用次数145

A lived informatics model of personal informatics

作者:Daniel A. Epstein, An Ping, James Fogarty, Sean A. Munson

论文地址:http://www.smunson.com/portfolio/projects/lifelogs/livedinformaticsmodel_ubicomp15.pdf

如何使用个人信息系统的当前模型主要基于行为改变目标。它们没有充分描述具有不同目标的人将自我跟踪整合到日常生活中的特征。本文以先前的工作为基础,从生命信息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个人信息学模型。本文研究了信息学如何体现各种领域的自我追踪者的习惯,首先通过调查了105、99和83位过去和现在的体育活动,财务和位置的跟踪者,然后通过采访22个跟踪者关于他们的生活信息学经验。作者开发了一个模型,描述了跟踪者决定跟踪和选择工具的过程,在收集、集成和反射过程中详细说明工具使用情况,作为跟踪和行动的组成部分,并讨论跟踪的失效和潜在恢复。该文使用该模型来展示信息学中未充分探索的挑战,从而确定个人信息学设计和研究的未来方向。

五、怎样查找近5年的论文文献资料?拜托各位大神?

查找近5年的论文文献资料可以去知网找

1、在知网官网搜索主题、关键词、题名等信息。

以搜索 Journalism 为例,可以看见搜索后有中文文献,也有英文文献,并且会显示数据库来源。

2、点击【外文文献】,就可以看到搜索词下的全部外文文献。

以 Journalism 为主题搜索下的外文文献截图。

3、知网可以自动识别中英文对应搜索内容。

以 新闻 为主题搜索下的外文文献截图。

六、论文参考文献大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必须要是近三到五年内的么?

没有必须,当然三到五年之内的文献必须要有的,否则不能够体现文章的前沿性,但是在楼主领域一些之前的比较经典的文章也必须要引用,而且引用文章时尽量直接引用而不是简介引用,如果本领域一个标志性的理论上是在世纪70年代提出的,那你在把他作为背景介绍来引用时尽量引用那篇70十年代的原始文章!

七、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80%以上为近5年,70%以上为近3年,评审专家认为文献陈旧,是怎么回事,哭死 ?

一是看下参考文献是不是引用过于宽泛,再缩小包围,甚至集中到你研究的这个“点”上;二是这个领域前沿在国外,就得好好找下国外文献;三是前沿在你这里,就得引用下你的导师,师兄姐的论文。以上都不是的话,就去问导师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