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am元素怎么用?

来源:www.dbkyw.com   时间:2023-02-11 14:19   点击:16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am元素怎么用?

am镅(americium)是一种人工获得的放射性元素,具强放射性,化学性质活泼,是同位素测厚仪和同位素X荧光仪等的放射源,元素符号为Am;是第95号元素,也就是第三个超铀元素,原子量243。

镅应用于烟雾CBE探测器。镅-铍中子源,也用于薄板测厚仪、温度计、火灾自动报警仪及医学上。是同 位素测厚仪和同位素X荧光仪的常用放射源; 还用作制备96Cm的反应堆靶子。 95Am是制造其他超铀元素的靶材料。镅与铍的化合物用作中子源可代替常用的镭 -铍中子源。

二、有什么实验事实支持夸克有三种颜色

六种不同类型的夸克被科学家奇妙地称为六种“味道”,而每一种夸克还可以细分成三个小类,同一种夸克的三个小类之间在质量、电荷方面一般无二,只在发生相互作用方面有所不同。因此,科学家们别具匠心地把三个小类用“颜色”加以区分,三个小类分别对应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分别是红色、绿色、蓝色。这样,夸克最终分为18类。与此同时,每类夸克还有其相应的反夸克,这样一来,夸克的总数就是有36种之多了。当然,夸克的“味道”和“颜色”只是被用来对不同种类和状态的夸克进行概念上的区分,与通常的味道和颜色毫无关系。

28GeV质子轰击铍靶---粲夸克

丁肇中,1974年领导实验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设施,进行 28GeV质子轰击铍靶的实验,发现了J/ψ粒子,宣告“粲夸克的存在”,标志着夸克时代的来临。

中性介子的分解振幅比实验室测量推算值少了一个值为3的因子。故推测每种夸克应有三种类型。

夸克是没有颜色的,说它有三种颜色只是借用三原色的概念来直观说明夸克的状态

夸克是没有颜色的,三钟颜色只是代表了三种状态的夸克.

三、莱德曼的莱德曼-人物贡献

1931年,泡利为了解释b衰变的连续能谱,提出了中微子假说。1934年,费密建立b衰变理论,间接地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但是,很长时间人们未能直接地观测到中微子,也不知道应如何去测量它。

196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利昂・莱德曼、施瓦茨和斯坦博格等人,想到可以用加速器来产生中微子。他们在纽约长岛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加速器上用质子束打击铍靶以产生p介子束流。p介子在飞行中衰变为m子,同时放出一个中微子。他们让p介子束流通过很大质量的铁块,使绝大部分的m子都被吸收掉,留下可以畅通无阻地穿过铁块的中微子,以便获取相当纯的中微子束流。然后,他们将中微子束流注入火花室,观察由此产生的新m子。其反应过程如下:

显见,这里产生的中微子与b衰变所产生的有所不同,后者的反应过程是:

这说明,中微子至少有两种:一种是电子中微子;另一种是m子中微子。莱德曼、施瓦茨和斯坦博格发现的是m子中微子。这样,神秘的中微子不仅被探测到了,而且还发现它们具有与电子和m子分别相关的两种属性。

利昂・莱德曼、施瓦茨和斯坦博格的发现为后来建立弱电统一理论奠定了基础。 标准模型的数学理论要求有第四个夸克――魅力夸克的存在。可是人们并没有发现这种夸克。后来,在1974年,塞缪尔丁和伯顿里克特(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发现了这第四个夸克,其中一个叫J夸克,另一个叫psi夸克,现在称为J/psi微粒。

随着美丽夸克的发现,物理学家们开始怀疑是否有不止四种夸克。很快有了问题的答案,利昂莱德曼(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他的小组发现了第五种夸克。这种夸克被命名为底夸克,而且底夸克带有1/3的电荷。科学家们期望找到与底夸克相匹配的顶夸克。不幸的是,近20年过去了还没有发现这种微粒。

四、中子源详细资料大全

中子源是能释放出中子的装置。中子源有很多种,从手持放射性源到中子研究设施的研究堆和裂变源。根据中子的能量、中子通量、设备的大小、花费和 *** 的管制,这些装置在物理、工程、医药、核武器、石油勘探、生物、化学、核动力和其他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中子源 外文名 :neutron source 功能 :产生中子 特点 :体积小 ,制备简单 ,使用方便 分类,①放射性中子源,② 加速器中子源,③反应堆中子源,散裂中子源,注意事项, 分类 包括同位素中子源、加速器中子源和反应堆中子源。放射性测井中用的镅铍中子源是同位素中子源,而井下中子发生器属于加速器中子源。自由中子是不稳定的,它可以衰变为质子放出电子和反电中微子,平均寿命只有15分钟,无法长期储存,需要由适当的产生方法源源供应。主要方法有以下3种: ①放射性中子源 利用放射性核素衰变时放出一定能量的射线,去轰击某些靶物质,产生核反应而放出中子的装置。主要基于以下三种核反应: (α, n) 反应、(γ, n) 反应和自发裂变。 (α,n) 中子源: 常以铍 (Be) 作为靶核。放射性同位素Ra(镭)、Po(钋)、Pu(钸)或Am(镅)发射出的α粒子与铍靶核作用而产生中子。其特点是体积小, 一般讲寿命长 (Po-Be源半衰期最短为138.4 d, 其他都长达几百年以上),γ射线剂量率低(Ra-Be源除外),价格贵等。反应堆中常用它作起动中子源。 (γ,n)中子源:亦称光中子源。它常以铍或氘 (D)作为靶核。γ发射体常用Sb(锑) 等。发射的γ与靶核作用产生中子。反应堆内常用Sb-Be源,1Sb半衰期虽短(60.9 d),但在反应堆内可以进行重复照射。现在很多核电厂采用124Sb作次级中子源。 自发裂变中子源:很多重核都能自发裂变放出中子。但一般自发裂变机率小,适宜于作中子源的只有Cf(锎)。特点是体积小,且其放出中子的能谱近似于裂变中子谱。现在很多核电厂采用Cf作初级中子源。 ② 加速器中子源 加速器中子源 利用各种带电粒子加速器,加速质子或氘等粒子,去轰击靶核而产生中子的装置。最常用的核反应有(d,n)、(p,n)和(γ,n) 等 ,其中子强度比放射性同位素中子源大得多。可以在很宽的能区上获得单能中子。加速器采用脉冲调制后,可成为脉冲中子源,它可以脉冲工作,也可以连续工作。 ③反应堆中子源 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堆产生大量中子。反应堆是最强的热中子源。在反应堆的壁上开孔,即可把中子引出。所得的中子能量是连续分布的。很接近麦克斯韦分布。特点是中子注量率大,能量谱形比较复杂。 散裂中子源 散裂中子源是用高能质子撞击重金属靶,产生极为短暂的高强度中子脉冲,它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可以研究DNA、结晶材料、聚合物等微观结构。 随着科技的进步,相应研究体系(如薄膜、纳米团簇、生物大分子和蛋白质等)的尺度分布越来越大,获得数量在克量级的样品也越来越困难。因此,小样品的快速、高分辨的中子散射测量迫切需要新一代通量更高、波段更宽的中子源,散裂中子源应运而生。脉冲散裂中子源突破了反应堆中子源的中子通量上限,正快速向前发展。 散裂中子源是由加速器提供的高能质子轰击重金属靶而产生中子的大科学装置。通过原子的核内级联和核外级联等复杂的核反应,每个高能质子可产生20~40个中子,每产生一个中子释放的热量仅为反应堆的约1/4(约45MeV)。从反应堆中子源发展到高通量脉冲散裂中子源,使中子探针的功能变得日益强大。散裂中子源的特点是在比较小的体积内可产生比较高的脉冲中子通量,能提供的中子能谱更加宽泛,大大扩展了中子科学研究的范围。 注意事项 石油钻井作业中,电测需要常常要用到中子源,中子源是一种放射性物质,进行放射源操作时应充分考虑放射源活度、操作距离、操作时间和防护禁止等因素,采取最最佳化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操作人员所受剂量控制在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1.不得徒手操作放射源。无机械化操作时,根据源的不同活度,应使用符合下列要求的工具: a)大于等于200GBq(5Ci)的中子源和大于等于20GBq(0.5Ci)的γ源,操作工具柄长不小于100cm; b)小于200GBq的中子源和小于20GBq的γ源,操作工具柄长不小于50cm。 2.放射性测井仪器置于井下的部分(以下简称井下仪器)因其中装有放射源,应使用柄长度不小于50cm的工具擦洗。 3.井下仪器进出井口时,应使用柄长不小于100cm的工具扶持。 4.进行换放射源外壳、弹簧、密封圈或盘根等特殊操作时,应有专用操作工具和防护禁止等设备,防护禁止靠人体一侧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小于1mGy・h-1。 5.室外操作放射源时的附加要求: 室外操作放射源时,须在空气比释动能率为2.5μGy・h-1处的边界上设定警告标志(或采取警告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边界以内的操作区域。 6.对使用放射源测井的人员应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常规监测,个人剂量计应能同时满足对γ射线和中子剂量监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