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东莞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利之处

来源:www.dbkyw.com   时间:2023-04-06 14:13   点击:20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1996~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23.1℃。最暖为 1998年,年平均气温为23.6℃;最冷为1996年, 年平均气温为22.7℃。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出现在1999年8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1℃(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日照时数充足,1996~20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 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其中,2000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6%;最少是1997年,仅有1558.1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5%。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1996~2000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最多为1997年,年雨量2074.0毫米;最少为1996年,只有1547.4毫米。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

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以山地、丘陵、河道、园地、农田林网等防护隔离绿地组成伸入城市内部的绿楔。规划市区2015年绿化覆盖率不小于50%,规划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0.07平方米/人。

规划2010年市级公园13座。另有同沙郊野公园、绿色世界公园、东莞植物园和水濂山郊野公园等郊区公园和保护区。

规划确定的八大城市对外通道为:东北新温塘通道、东部莞樟公路通道、东南规划南外环路通道、南部莞长公路通道、西南石鼓立交处通道、西部北环公路通道、西北部莞穗大道通道和北部环珠三角高速公路东莞段通道。规划确定了各通道的具体景观建设要求,力求创造各通道不同的景观主题。

规划根据河道、黄旗山楔入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结合自然丘陵、绿地等创造和建设六条切入市区的楔形绿带,使城市形态与自然形态有机结合。楔形绿带必须严格控制和保护。

旧城区规划分为三大片区。

(1)运河东片区用地168.5公顷,以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游览休憩为主。在西正路和向阳路之间,结合原有迈豪街、同德街及文化广场,加以补充完善,形成商业步行区和文化娱乐中心。

(2)运河西片区用地172.8公顷,该区以传统风貌的商业服务业为主要功能。结合原有大西路、中兴路、和平路、中山路等骑楼商业街,加以完善,形成商业步行区。

(3)桥南片区:用地125.40公顷,该区以居住为主。

旧城区道路分为市级主干道、区内主路、次路、支路四级。规划主干道间距 600米左右,次干道间距300米左右。主次干路相互联通,形成网络。环绕旧城区形成内外两条环路,其中外环由沿江路-可园路-金牛路-罗沙路等道路组成,主要担负旧城区过境交通组织;内环由下关路-向阳路-新芬路等道路组成,担负旧城区内部的主要交通组织。

考虑市内车辆和外来车辆临时停放的需要,旧城区停车场采用小型分散布置,停车场位置选择要顺应主要交通流向。规划按每人0.9M2设置公共停车场,旧城区共设2700个公共停车位,分为28个停车场,其中运河西区11个,运河东区14个,桥南片3个。

旧城居住区住宅分为一类住宅、二类住宅、三类住宅和特色建筑四类。规划确定了分类改造和控制的具体指标。在各类住宅区中的破旧危房应拆除,不准许就地翻建,原基地改为公共绿地或停车场用地。

规划逐步全部搬迁旧城内有污染和与居住混杂的工厂。市粮食仓库及其加工厂占地2.11公顷,改建为特色游乐城。人民医院南侧东江大堤外仓库,规划迁至龙湾港库区,原址作东江公园。船闸公园西南侧东江大堤外的生产资料公司仓库和医药保健品仓库,规划将其分别迁至龙湾港库区和篁村外贸库区,原址作为绿地。船闸公园西北、运河西岸的二轻仓库,规划将其迁至篁村外贸库区,原址改建住宅。东莞大桥桥洞内的仓库和商店,严重影响交通,规划将其迁出,原址改造为绿地。

规划在西正路和向阳路之间,综合现有迈豪街设置商业步行区。充分利用周围原有商业设施,新建一批3~5层的商业建筑,将专业商店集中,组成专业街。

修缮大西路、中兴路、和平路、中山路等三十年代前后建成的传统商业骑楼街,维护其传统商业风貌。振华路由于交通原因道路须拓宽至23M,两侧原有三层破旧商店均须拆除、改建为6层新商业骑楼街。

规划尽量利用原有文化设施,在各片区各设一处文化馆,作为大众化文化娱乐场所(包括片区级青少年及老年活动中心)。在文化广场东面的街坊内,利用原有一组富有特色的住宅(同德街5巷18、11、12、15号,新芬路23、25号)改建为民俗博物馆,用地0.25公顷。

规划将体育学校迁至同沙。运河东区原游泳场向南扩展,用地面积21494O,除保留游泳馆、跳水池外,补建标准池、比赛池和看台。在人民公园内的篮球场和大型运动场仍保留,远期拟将大型运动场迁出,原址改为绿地。运河西区在洲面坊路和光明路转角处设一处运动场,面积17347O,内设三百米环形跑道,篮、排球场和游泳池。桥南区在滨河路旁东莞大桥南侧设一处运动场,面积9021O,内设三百米环形跑道及篮、排球场。游泳场设在闸门公园北面,滨江路东侧,内设儿童池及标准池,面积5686O,以及三百米环形跑道及篮、排球场。

重点保护片区。划定四个保护片区分别实施重点保护。并对一些重点文物进行妥善保护。

1、西城楼保护区:规划要求重点保护。以城楼中心为圆心,半径50米以内为绝对保护区,区内开辟广场进行绿化,严禁设置任何建筑物;半径50~80米内为景观保护区,允许建高度12米以下的建筑;半径80~150米范围内为环境保护区,不允许新建高层建筑。

2、可园保护区:可园本身为绝对保护区,可园内建筑物及景物(包括树木),不得变动更改;景观保护区范围北至下关路,东至可园东墙外14米,南至高架桥。原有水塘要保护。可园东墙外14米内须植树绿化,不得修建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可园至高架桥范围内不得建任何建筑物,并须对高架桥进行垂直绿化美化。在西至珊洲河及东江南支流,北至大西路、振华路,东至运河西路,南至高架桥以内为环境保护区,不得新建高层建筑。

3、金鳌洲塔保护区:以金鳌洲塔为中心,四周各控制300米为景观保护区。保护区内河堤路西侧只能修建四层以下建筑;河堤路外侧不得设置任何建筑和构筑物,以绿化为主,可以设置临时性的游览服务设施。其四周800米内为环境保护区,不得新建高层,建筑各路段须注意塔轮廓的显露,使金鳌洲塔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显示其控制地位。

4、同德街特色民居保护区:同德街5巷11、12、15、18号及新芬路23、25号,形成了一个特色民居群。规划考虑辟为民俗博物馆,并划定为保护区。可按其原样进行修缮,周围改建或新建的建筑注意与之保持协调。

重点保护街区。规划将大西路、中兴路整条街区设为景观保护区,区内质量较好的如大西路3~6号、34号、36号;中兴路24号、28号、30号、32号、38号需绝对保护。有些年代久远、破损较严重的,可依其原样翻修;若拆掉重建则必须按照整条街的建筑风格、材料质感及规模大小新建。在街道上视野内不得出现影响街道风貌的建筑,街道上的一些设施尽量做到古朴自然。

[编辑本段]产业与交通

【资源】

矿产资源:

东莞市内已知矿产有Ⅶ类19种,矿床点66处。其中,金属矿产Ⅲ类8种,矿床点34处:黑色金属矿产10处(铁矿点9处,钛铁矿1处),有色金属矿产23处(铜矿点4处、铅锌矿点4处、钨矿点10处、锡矿点4处、钛矿点1处),贵金属黄金矿化点1处。非金属矿产Ⅵ类11种32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9处(耐火粘土4处、泥炭土4处、石油1处),化工原料矿产14处(黄铁矿点6处、重晶石矿点3处、钾长石矿点4处、石盐矿点1处),建材非金属矿点3处(水泥灰岩2处、水泥粘土1处)。主要分布在东莞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矿产分布分散,无规律。

动植物资源:

东莞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体型较大的野兽多栖息在东南山区,一般兽类出没于平川、丘陵。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鸟类、鱼类(134种)、甲壳类和多种贝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等。主要野生植物有:树类114种、竹类23种、内陆水域水生维管束植物48种,水果类40多种、野生中草药89种。内陆水域中常见的浮游生物共8门110属。

东莞属珠江、东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丰富的土地、森林资源。东莞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3.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2042.6毫米。地势自东往西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线115.98公里(含内航道);既宜于发展粮食生产,又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东莞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高产区,盛产水稻 、及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橙、柑、桔等水果,水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产业】

东莞经济以外向型为主,特别是工业,大部分的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都离不开国际市场。

实际利用外资:东莞利用外资从“三来一补”起步,逐步发展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投资者来自香港、台湾、日本、南韩、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芬兰、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全球100强企业有13家,500强企业有45家,境外上市公司有800多家。其中包括美国的杜邦、瑞士的雀巢、荷兰的菲利浦、德国的赫司特、法国的汤姆逊、韩国的三星、日本的日立、新日铁、索尼、住友金属、英国的太古集团、芬兰的诺基亚以及香港的伟易达等。到2005年底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约210多亿美元。 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亦在南城的繁华地段成立百度(中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2006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2.75亿元,比上年下降45.9%。其中种植业产值10.63亿元,下降0.8%,占46.7%;林业产值0.23亿元,增长32.6%,占1.0%;牧业产值5.59亿元,下降76.9%,占24.6%;渔业产值5.75亿元,下降8.1%,占25.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31万亩,粮食产量2万吨;水产品产量6.39万吨,下降5.2%;蔬菜产量46.38万吨,增长0.8%。全年生猪出栏数42.06万头,下降81.5%;家禽出栏数845.02万只,下降33.0%。

2006年全市发展了3家龙头企业和6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17家和21个。至年末,全市有5个生产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9种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种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种产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2006年新增4个省名牌农产品,使全市的省名牌农产品增至17个。全年全市有3个项目获省农技推广奖,5项获市科技进步奖。

工业:

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2624亿元,工业总产值551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842.21亿美元。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 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全球500强企业45家,境外上市公司800多家,投资者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诺基亚、雀巢美极、三星、生益科技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

镇域特色经济明显,产业集群化程度高。 全市拥有国家纺织业基地市、中国女装名镇(虎门)、中国羊毛衫名镇(大朗)、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寮步、石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长安)、珠三角地区(东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石龙、石碣、寮步、清溪、虎门、长安、黄江、塘厦、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东部工业园)、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长安)等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

电力:东莞一向十分重视电源电网建设,国家在这里建设的沙角电厂,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之一,发电装机容量388万千瓦。另外,本市自行建设的电厂18间,发电装机容量261.77万千瓦。电网建设方面,全市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5座,主变容量3178.2万千伏安,各镇区均有二到三座110或220千伏变电站,2005年供电量415.66亿千瓦时。

东莞市电力供应充足,全市有变电站92座,拥有主变台数257台,主变容量2489.8万千伏安。实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对重点企业实行双回路供电。2004年全市供电量 372.84 亿千瓦时,完全能保证生产、生活用电。

2004年,全市自来水日供能力430万立方米,全年综合供水能力15.69亿立方米,全年供水量14.01亿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98%,完全能满足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

通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莞通信事业也蓬勃兴起。一个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纤化、数字化的现代通信网络已经建成。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各种无线寻呼被普遍应用,全市城乡各地与国内、国际通话都极为方便。目前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每百人210户,因特网用户52.90万户。2005年,全市邮电业务收入132.82亿元,平均每天邮电业务量3600多万元。

水利

供排水:主要的供水工程有东深供水工程、东江引水工程以及分布全市各镇区的自来水厂。

东深供水工程是国家建设的大型供水工程,主要供水香港、深圳及本市沿途各镇。今年第四期扩建工程完成后,年供水量可达24.23亿立方米,其中供香港11亿立方米。

东江引水工程是本市自行兴建的大型引水工程,全长83公里。其主要功能一方面排除内涝积水;另一方面引东江淡水灌溉沿线耕地及沿海咸潮地区,解决沿途14个镇区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自来水厂原来主要以各镇区为单位兴建,目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8.6%。为了进一步提高供水质量,先后展开了市中西部供水工程、东部供水工程、水乡片供水工程的建设,建成后供水能力将超200万m3/日。目前,已建成的现代化大型水厂3座,大型供水网250公里,供水规模居广州、深圳之后排第三位,全市日供水能力达到400万m3。

【交通】

东莞市公路交通十分发达,107国道、广深高速公路和莞深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境内4条主干公路和13条联网公路均为一级公路。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759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国土有等级公路111.93公里,把国道、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连成一体。东莞交通、通信发达,电源充足,淡水资源丰富,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发展工农业生产条件甚为有利。

公路:

全市现有公路通车里程2641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国土拥有公路107.14公里,公路密度全国第一。其中等级公路 密度103.12公里,拥有高速公路99公里,一级公路845公里,二公路682公里,三级公路311公里,四级公路555公里。拥有桥梁 总数684座,总长83721.5延米。目前全市已有13个镇(区)通高速公路,各村委会通汽车,形成了一个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为骨架,各镇均有联网公路联通的快速公路交通网络,把国道、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连成一体。特别是虎门大桥于1997年6月建成通车,东莞已成为沟通穗、港以及珠江两岸和深圳、珠海两个特区的交通枢纽。

一、工厂太多,有废气、废水排放问题,东江已经受污染。二、夹在广州和深圳两个大都市之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前途堪忧。

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1996~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23.1℃。最暖为 1998年,年平均气温为23.6℃;最冷为1996年, 年平均气温为22.7℃。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出现在1999年8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1℃(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日照时数充足,1996~20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 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其中,2000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6%;最少是1997年,仅有1558.1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5%。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1996~2000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最多为1997年,年雨量2074.0毫米;最少为1996年,只有1547.4毫米。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

行不行啊?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东莞地处东经113°31′ -114°15′北纬22°39′-23°09′。最东是清溪的银瓶嘴山,与惠州市接壤; 最北是中堂大坦乡,与广州市、惠州市隔江为邻;最西是沙田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隔海相望;最南是凤岗雁田水库,与深圳市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西间。北距广州59公里,东南距深圳99公里,距香港140公里。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 (来源:康永盛世)

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 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东莞握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115.94公里(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53公里,虎门港湾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地址。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

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以山地、丘陵、河道、园地、农田林网等防护隔离绿地组成伸入城市内部的绿楔。规划市区2015年绿化覆盖率不小于50%,规划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0.07平方米/人。

规划2010年市级公园13座。另有同沙郊野公园、绿色世界公园、东莞植物园和水濂山郊野公园等郊区公园和保护区。

规划确定的八大城市对外通道为:东北新温塘通道、东部莞樟公路通道、东南规划南外环路通道、南部莞长公路通道、西南石鼓立交处通道、西部北环公路通道、西北部莞穗大道通道和北部环珠三角高速公路东莞段通道。规划确定了各通道的具体景观建设要求,力求创造各通道不同的景观主题。

规划根据河道、黄旗山楔入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结合自然丘陵、绿地等创造和建设六条切入市区的楔形绿带,使城市形态与自然形态有机结合。楔形绿带必须严格控制和保护。

旧城区规划分为三大片区。

(1)运河东片区用地168.5公顷,以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游览休憩为主。在西正路和向阳路之间,结合原有迈豪街、同德街及文化广场,加以补充完善,形成商业步行区和文化娱乐中心。

(2)运河西片区用地172.8公顷,该区以传统风貌的商业服务业为主要功能。结合原有大西路、中兴路、和平路、中山路等骑楼商业街,加以完善,形成商业步行区。

(3)桥南片区:用地125.40公顷,该区以居住为主。

旧城区道路分为市级主干道、区内主路、次路、支路四级。规划主干道间距 600米左右,次干道间距300米左右。主次干路相互联通,形成网络。环绕旧城区形成内外两条环路,其中外环由沿江路-可园路-金牛路-罗沙路等道路组成,主要担负旧城区过境交通组织;内环由下关路-向阳路-新芬路等道路组成,担负旧城区内部的主要交通组织。

考虑市内车辆和外来车辆临时停放的需要,旧城区停车场采用小型分散布置,停车场位置选择要顺应主要交通流向。规划按每人0.9M2设置公共停车场,旧城区共设2700个公共停车位,分为28个停车场,其中运河西区11个,运河东区14个,桥南片3个。

旧城居住区住宅分为一类住宅、二类住宅、三类住宅和特色建筑四类。规划确定了分类改造和控制的具体指标。在各类住宅区中的破旧危房应拆除,不准许就地翻建,原基地改为公共绿地或停车场用地。

规划逐步全部搬迁旧城内有污染和与居住混杂的工厂。市粮食仓库及其加工厂占地2.11公顷,改建为特色游乐城。人民医院南侧东江大堤外仓库,规划迁至龙湾港库区,原址作东江公园。船闸公园西南侧东江大堤外的生产资料公司仓库和医药保健品仓库,规划将其分别迁至龙湾港库区和篁村外贸库区,原址作为绿地。船闸公园西北、运河西岸的二轻仓库,规划将其迁至篁村外贸库区,原址改建住宅。东莞大桥桥洞内的仓库和商店,严重影响交通,规划将其迁出,原址改造为绿地。

规划在西正路和向阳路之间,综合现有迈豪街设置商业步行区。充分利用周围原有商业设施,新建一批3~5层的商业建筑,将专业商店集中,组成专业街。

修缮大西路、中兴路、和平路、中山路等三十年代前后建成的传统商业骑楼街,维护其传统商业风貌。振华路由于交通原因道路须拓宽至23M,两侧原有三层破旧商店均须拆除、改建为6层新商业骑楼街。

规划尽量利用原有文化设施,在各片区各设一处文化馆,作为大众化文化娱乐场所(包括片区级青少年及老年活动中心)。在文化广场东面的街坊内,利用原有一组富有特色的住宅(同德街5巷18、11、12、15号,新芬路23、25号)改建为民俗博物馆,用地0.25公顷。

规划将体育学校迁至同沙。运河东区原游泳场向南扩展,用地面积21494O,除保留游泳馆、跳水池外,补建标准池、比赛池和看台。在人民公园内的篮球场和大型运动场仍保留,远期拟将大型运动场迁出,原址改为绿地。运河西区在洲面坊路和光明路转角处设一处运动场,面积17347O,内设三百米环形跑道,篮、排球场和游泳池。桥南区在滨河路旁东莞大桥南侧设一处运动场,面积9021O,内设三百米环形跑道及篮、排球场。游泳场设在闸门公园北面,滨江路东侧,内设儿童池及标准池,面积5686O,以及三百米环形跑道及篮、排球场。

重点保护片区。划定四个保护片区分别实施重点保护。并对一些重点文物进行妥善保护。

1、西城楼保护区:规划要求重点保护。以城楼中心为圆心,半径50米以内为绝对保护区,区内开辟广场进行绿化,严禁设置任何建筑物;半径50~80米内为景观保护区,允许建高度12米以下的建筑;半径80~150米范围内为环境保护区,不允许新建高层建筑。

2、可园保护区:可园本身为绝对保护区,可园内建筑物及景物(包括树木),不得变动更改;景观保护区范围北至下关路,东至可园东墙外14米,南至高架桥。原有水塘要保护。可园东墙外14米内须植树绿化,不得修建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可园至高架桥范围内不得建任何建筑物,并须对高架桥进行垂直绿化美化。在西至珊洲河及东江南支流,北至大西路、振华路,东至运河西路,南至高架桥以内为环境保护区,不得新建高层建筑。

3、金鳌洲塔保护区:以金鳌洲塔为中心,四周各控制300米为景观保护区。保护区内河堤路西侧只能修建四层以下建筑;河堤路外侧不得设置任何建筑和构筑物,以绿化为主,可以设置临时性的游览服务设施。其四周800米内为环境保护区,不得新建高层,建筑各路段须注意塔轮廓的显露,使金鳌洲塔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显示其控制地位。

4、同德街特色民居保护区:同德街5巷11、12、15、18号及新芬路23、25号,形成了一个特色民居群。规划考虑辟为民俗博物馆,并划定为保护区。可按其原样进行修缮,周围改建或新建的建筑注意与之保持协调。

重点保护街区。规划将大西路、中兴路整条街区设为景观保护区,区内质量较好的如大西路3~6号、34号、36号;中兴路24号、28号、30号、32号、38号需绝对保护。有些年代久远、破损较严重的,可依其原样翻修;若拆掉重建则必须按照整条街的建筑风格、材料质感及规模大小新建。在街道上视野内不得出现影响街道风貌的建筑,街道上的一些设施尽量做到古朴自然。

[编辑本段]产业与交通

【资源】

矿产资源:

东莞市内已知矿产有Ⅶ类19种,矿床点66处。其中,金属矿产Ⅲ类8种,矿床点34处:黑色金属矿产10处(铁矿点9处,钛铁矿1处),有色金属矿产23处(铜矿点4处、铅锌矿点4处、钨矿点10处、锡矿点4处、钛矿点1处),贵金属黄金矿化点1处。非金属矿产Ⅵ类11种32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9处(耐火粘土4处、泥炭土4处、石油1处),化工原料矿产14处(黄铁矿点6处、重晶石矿点3处、钾长石矿点4处、石盐矿点1处),建材非金属矿点3处(水泥灰岩2处、水泥粘土1处)。主要分布在东莞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矿产分布分散,无规律。

动植物资源:

东莞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体型较大的野兽多栖息在东南山区,一般兽类出没于平川、丘陵。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鸟类、鱼类(134种)、甲壳类和多种贝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等。主要野生植物有:树类114种、竹类23种、内陆水域水生维管束植物48种,水果类40多种、野生中草药89种。内陆水域中常见的浮游生物共8门110属。

东莞属珠江、东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丰富的土地、森林资源。东莞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3.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2042.6毫米。地势自东往西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线115.98公里(含内航道);既宜于发展粮食生产,又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东莞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高产区,盛产水稻 、及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橙、柑、桔等水果,水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产业】

东莞经济以外向型为主,特别是工业,大部分的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都离不开国际市场。

实际利用外资:东莞利用外资从“三来一补”起步,逐步发展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投资者来自香港、台湾、日本、南韩、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芬兰、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全球100强企业有13家,500强企业有45家,境外上市公司有800多家。其中包括美国的杜邦、瑞士的雀巢、荷兰的菲利浦、德国的赫司特、法国的汤姆逊、韩国的三星、日本的日立、新日铁、索尼、住友金属、英国的太古集团、芬兰的诺基亚以及香港的伟易达等。到2005年底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约210多亿美元。 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亦在南城的繁华地段成立百度(中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2006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2.75亿元,比上年下降45.9%。其中种植业产值10.63亿元,下降0.8%,占46.7%;林业产值0.23亿元,增长32.6%,占1.0%;牧业产值5.59亿元,下降76.9%,占24.6%;渔业产值5.75亿元,下降8.1%,占25.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31万亩,粮食产量2万吨;水产品产量6.39万吨,下降5.2%;蔬菜产量46.38万吨,增长0.8%。全年生猪出栏数42.06万头,下降81.5%;家禽出栏数845.02万只,下降33.0%。

2006年全市发展了3家龙头企业和6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17家和21个。至年末,全市有5个生产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9种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种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种产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2006年新增4个省名牌农产品,使全市的省名牌农产品增至17个。全年全市有3个项目获省农技推广奖,5项获市科技进步奖。

工业:

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2624亿元,工业总产值551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842.21亿美元。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 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全球500强企业45家,境外上市公司800多家,投资者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诺基亚、雀巢美极、三星、生益科技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

镇域特色经济明显,产业集群化程度高。 全市拥有国家纺织业基地市、中国女装名镇(虎门)、中国羊毛衫名镇(大朗)、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寮步、石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长安)、珠三角地区(东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石龙、石碣、寮步、清溪、虎门、长安、黄江、塘厦、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东部工业园)、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长安)等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

电力:东莞一向十分重视电源电网建设,国家在这里建设的沙角电厂,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之一,发电装机容量388万千瓦。另外,本市自行建设的电厂18间,发电装机容量261.77万千瓦。电网建设方面,全市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5座,主变容量3178.2万千伏安,各镇区均有二到三座110或220千伏变电站,2005年供电量415.66亿千瓦时。

东莞市电力供应充足,全市有变电站92座,拥有主变台数257台,主变容量2489.8万千伏安。实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对重点企业实行双回路供电。2004年全市供电量 372.84 亿千瓦时,完全能保证生产、生活用电。

2004年,全市自来水日供能力430万立方米,全年综合供水能力15.69亿立方米,全年供水量14.01亿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98%,完全能满足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

通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莞通信事业也蓬勃兴起。一个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纤化、数字化的现代通信网络已经建成。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各种无线寻呼被普遍应用,全市城乡各地与国内、国际通话都极为方便。目前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每百人210户,因特网用户52.90万户。2005年,全市邮电业务收入132.82亿元,平均每天邮电业务量3600多万元。

水利

供排水:主要的供水工程有东深供水工程、东江引水工程以及分布全市各镇区的自来水厂。

东深供水工程是国家建设的大型供水工程,主要供水香港、深圳及本市沿途各镇。今年第四期扩建工程完成后,年供水量可达24.23亿立方米,其中供香港11亿立方米。

东江引水工程是本市自行兴建的大型引水工程,全长83公里。其主要功能一方面排除内涝积水;另一方面引东江淡水灌溉沿线耕地及沿海咸潮地区,解决沿途14个镇区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自来水厂原来主要以各镇区为单位兴建,目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8.6%。为了进一步提高供水质量,先后展开了市中西部供水工程、东部供水工程、水乡片供水工程的建设,建成后供水能力将超200万m3/日。目前,已建成的现代化大型水厂3座,大型供水网250公里,供水规模居广州、深圳之后排第三位,全市日供水能力达到400万m3。

【交通】

东莞市公路交通十分发达,107国道、广深高速公路和莞深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境内4条主干公路和13条联网公路均为一级公路。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759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国土有等级公路111.93公里,把国道、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连成一体。东莞交通、通信发达,电源充足,淡水资源丰富,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发展工农业生产条件甚为有利。

公路:

全市现有公路通车里程2641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国土拥有公路107.14公里,公路密度全国第一。其中等级公路 密度103.12公里,拥有高速公路99公里,一级公路845公里,二公路682公里,三级公路311公里,四级公路555公里。拥有桥梁 总数684座,总长83721.5延米。目前全市已有13个镇(区)通高速公路,各村委会通汽车,形成了一个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为骨架,各镇均有联网公路联通的快速公路交通网络,把国道、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连成一体。特别是虎门大桥于1997年6月建成通车,东莞已成为沟通穗、港以及珠江两岸和深圳、珠海两个特区的交通枢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